返回第三百五十章 骁骑营  黄金家族,从西域开始崛起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百五十章 骁骑营 (第2/3页)

  金州和大漠是秦国的基本盘,一个是政治中心,一个是经济中心,很多政策都会优先落地这两州。

    但其他各州也在稳步推进。

    除了武备学堂,教育司还在每个千户所建立了‘府学’。

    因为很多百姓不愿意将学生送进学堂,毕竟那便意味着家庭缺少了重要劳动力。

    但北疆的教育事业还需要继续推进,至少要让更多的人识字。

    于是,府学便相应的建立了起来,它没有武备学堂那么全面、专业,更像是扫盲班。

    因为条件有限,每个千户只能安排一两名先生,核心任务就是教孩子识字。

    哪怕只认识自己的名字,会写一二三,也是好的。

    此外,教育体系中还有一类特殊群体,便是战争孤儿。

    所有战争孤儿都集中在专门的营地抚养,雇佣了女工照顾他们的生活,相当于孤儿院。

    等孩子长到六岁,会根据性别分流:女孩进入女工学校,学习纺纱、织布等手艺,能养活自己即可。

    时代环境有限,让她们安安稳稳长大,结婚生子,为北疆繁育人口,便是尽了本分。

    男孩则会进入武备学堂接受军事化训练,但学堂实行严格的淘汰制,每年考核,合格者升级,有医学、工匠天赋的会转去专门学校培养。

    连续不合格的,会先留级,若仍无进步,便会安排去国有牧场放羊,不再浪费教育资源。

    并非放弃他们,只是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或许等他们长大之后,也梦在战场上能大放异彩,但肯定要比学堂出身的学生付出更多的努力。

    李骁边向营地里面走着,一边听着武刚对各学堂、府学、幼学的简单介绍,不时的点着头。

    沉声说道:“教育是百年大计,是关乎我大秦基业的根本。”

    “府学扫盲、幼学养基、武备育才,缺一不可,你们做得细致,很好。”

    说话间,众人已经来到了训练场。

    只听见马蹄声、喊杀生、呼喝声不断,学生兵们正在进行各种训练。

    有的在做引体向上,手臂青筋暴起;有的在练习马刀劈砍,动作利落;还有的围着沙盘,在教官指导下推演战术。

    陈牧之正带领几名队员调试虎尊炮,校准炮口角度。

    虽然是骑兵,但也要对火炮有一定的涉猎,至少在关键时刻能顶替炮兵,进行简单的工作。

    而就在这个时候,陈牧之的目光看向了远处的人群,瞬间,心神巨震。

    “那是~”

    “大王!!”

    为首者身着暗金龙纹甲胄,身形高大挺拔,气势非凡。

    虽距离尚远,可与记忆中李骁的神态一模一样。

    三年未见,大王还是如此神武。

    其他学生也纷纷侧目,眼中瞬间燃起激动的光芒——是大王来了!

    尽管按捺不住心头的雀跃,却没有一人擅自开口或离岗,只是训练的动作愈发标准有力。

    负责带队的教官见状,低声喝道:“专心训练。”

    “拿出真本事,才不辜负大王的期待!”

    学生们齐声应和,训练场上的呼喝声陡然提高了几分。

    李骁身边,赵烈指着训练场介绍道:“大王,这些科目都是按您当年制定的大纲推进。”

    “晨练热身,上午学战术沙盘与文化课,午后练骑射、体能与火炮运用,傍晚教野外生存与急救。”

    “就像您说的,要让他们既会打仗,又懂谋略,还能识字断文,才算合格的大秦军人。”

    李骁目光扫过训练场,见学生们的精气神十足,嘴角露出一丝赞许:“不错,没有荒废时日。”

    这时,赵烈从身后教官手中接过一份折叠整齐的成绩单,双手递上:“这是第一期三百四十六名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单。”

    “除了此前的实战剿匪,还包含骑射、战术、文化课等科目的成绩,全程由李百户等武卫军监督,确保公正。”

    李骁接过成绩单,目光落在那一个个熟悉的名字上。

    “陈牧之,骑射科目“优”、战术推演“优”、文化课“优”、实战考核“甲等”。”

    各项成绩均名列前茅。

    紧随其后的是穆英、张哈图、刘大毛、冯虎、萧谋恩,也都是学生军中的佼佼者。

    他指着名单满意的点头:“都是我大秦的好儿郎。”

    “骑射过硬、战术不弱,还能识文断字,比当年的咱们可强多了。”

    “你们能培养出这些优秀的学生,也同样辛苦了。”

    赵烈连忙道:“都是大王教导有方,学堂的每一条规矩、每一门科目,都是您亲自定的,属下们不敢懈怠。”

    谁说‘黑面神’冷血无情?在李骁面前也颇懂人情世故,好话一套套的。

    “紧急集合!”

    片刻后,赵烈高声下令。

    训练场立马响起了紧急集合号,学生兵们闻声而动,迅速放下手中的训练项目,朝着广场方向奔去。

    “踏踏踏踏~”

    不过短短片刻的功夫,三百多名学生已列成十个整齐的方阵,横平竖直,鸦雀无声,只有衣服摩擦的细微声响,展现出极强的纪律性。

    广场上空,金色的日月战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旗下的李骁画像栩栩如生。

    而画像前,李骁身着暗金龙纹甲胄,亲自站定,阳光洒在甲胄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周身的威严气势让整个广场都安静了几分。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年轻的脸庞,从陈牧之坚毅的眼神,到穆英挺直的脊梁,再到后排少年们略带紧张激动的神情。

    最终开口,声音洪亮如钟:“儿郎们,三年了,本王又来看你们了。”

    李骁建立金州武备学堂,从不是甩手掌柜。

    此前只要身在金州,他常会抽时间来学堂巡视。

    有时会亲自示范马刀劈砍的技巧,有时会坐在沙盘旁与学生们推演战术,甚至会和孩子们一起啃囊喝稀粥。

    陈牧之这批学生,几乎都是他看着长大的。

    只是东征三年,岁月匆匆,当年满脸稚气的孩童,如今已长成挺拔的少年,连他自己都有些认不全了。

    “还记得三年前,本王最后一次来学堂,陈牧之你还因为个子矮,被穆英从马背上挑了下来,扬言一定要报仇,超过穆英。”

    李骁突然看向第一排的陈牧之,语气带着几分打趣:“如今本王东征三年,你也变的更强壮,更高大了。”

    “还能带队剿灭马匪,还成了考核第一,好样的。”

    陈牧之脸颊一红,下意识地挺直腰板,眼中却满是感动,大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