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是,这就任导员了?  军途:从一封征兵信邮寄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百六十八章 不是,这就任导员了? (第2/3页)



    哪个学员敢趴校长窗户口朝里张望?活腻歪了吧!

    “进来!!”

    李亚钟虎着脸,冲外面吼了一声。

    门外正观察屋里是否有人的陈默,这才脸色讪讪的推开办公室门。

    大步走到办公区,面向李亚钟,立正,敬礼:“校长好!”

    “你刚才在外面瞎看什么?”老校长脸色依旧阴沉。

    “报告,这不是正午休嘛,我看看校长您在不在这。”

    陈默嘿嘿一笑,而后继续保持严肃。

    老校长也懒得再跟他掰扯,起身走到一旁的铁皮文件柜跟前,从抽屉里拿出一个牛皮纸袋“啪”的一声,丢到办公桌上。

    “我没功夫跟你闲扯,说正事,你先看看这份文件吧。”

    交代完,老校长就坐在座位上,等着陈默打开观看。

    见对方这么重视,陈默也不再墨迹,麻利的拿起文件袋拆开,细致的观看。

    文件内容倒是没什么复杂的地方,讲的还是机械化第三阶段改革措施。

    上面准备定向找一些营级,团级单位,放开数字化改革。

    所谓的数字化改革,通俗一点说,那就是在营区战术训练模拟方面,开始构建三维战场环境,用于战术推演和实战化训练。

    包括数据化评估体系,都要优先从这些单位搭建,能够实时采集士兵体能,射击精度等数据,生成个性化训练方案。

    说白了,就是把信息化一些简单的便利,优先进入一部分单位。

    这种政策的推行属于必然结果。

    因为大范围信息化,想要一蹴而就根本不可能,文件整体也没有什么不对的地方。

    陈默看完文件内容,又认真的扒拉几下牛皮纸袋,确定没落下别的东西。

    他才有些奇怪道:“校长,这推行数字化改革不是很正常嘛?”

    “您让我看这些东西,是有别的用意吧。”

    “正常?”

    李亚钟斜眼看了下陈默,冷声道:“你小子说得倒是轻巧。”

    “推行数字化改革是正常,那你倒是说说看,优先选择哪些单位合适?”

    这个问题,陈默上哪知道去。

    他所在的铁甲团,以前不是被安置在晋阳城外的太山,就是被调到塞外,哪有机会接触别的单位。

    好在老校长也不打算为难他。

    质问两声,便指了指一旁的椅子:“坐下吧。”

    “机械化阶段性改革,现在已经碰到了难题,从长远来看,推行已经进入到停滞期。”

    李亚钟叹了口气,脸上带着明显的担忧。

    陈默听得却是一怔。

    直到现在,他才反应过来,刚才老校长为什么会听到“正常”两个字时,那么大的反应了。

    机械化第三阶段改革,陈默一直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看,他经历过后世,知道这些阶段总会过去,所有难题最终都会被解决。

    下意识的就认为很容易。

    但他可以心安理得的,拿局外人眼光看待事情,老校长不可以啊。

    外人只是看到能解决,那这种事总得有人去解决吧?

    李亚钟,包括陆指一些老前辈,还有总部的一帮人,就是默默解决问题的人。

    只是如今。

    陈默自己也接触到了这个层面。

    他坐在椅子上思考了一下,才尝试着问道:“校长,您说推行进入停滞期,是因为阶段性改革需要接触的高新装备,高新技术太多,基层整体认知,还有学历都达不到,干部积极性不高,骨干培养不出来导致的?”

    “你”

    本来还有些愁绪的李亚钟,听到陈默说出结论,老头子当即被吓了一大跳。

    要知道。

    就连总部也是先发现问题,综合各个军区的情况,开会几次才得到的结论。

    结果,这年轻人只是简单一猜就猜到了?

    “你怎么知道?”

    李亚钟颇为震撼,有种半辈子活到狗身上的错觉。

    “很简单啊。”

    陈默哑然失笑道:“校长,我带的就是信息化营,并且从去年开始,国防生试点开放,各大高校开放特殊专业入伍政策。”

    “就连征兵都提高了要求,这么大的动作,肯定是为改革做准备,一切的矛头都指向学历,不就意味着改革停滞,也是因为学历嘛。”

    “嗬!你小子。”李亚钟赞许的看了眼陈默:“难怪上面有人点你的名,这脑子确实好使。”

    “那依你看,眼下该做什么?”

    李亚钟顿时来了兴致,他目光直勾勾的盯着面前的年轻人,道:“国防生政策,招兵政策,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见到成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