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7 正反两手的教学 (第1/3页)
“佩雷兹压到颠簸点了。”
就在众人一片错愕的时候,奥德托喃喃说了一句。
“领队,颠簸点?”
旁边水谷翔听到这句话,有些诧异的询问了一句,自己身为数据工程师都不知道赛道上有什么颠簸点,奥德托又是怎么知道的?
“嗯,TIO弯道的入弯处有一处沥青断层,只要车轮压到赛车就会出现明显起伏跟抖动,影响到车手的精准操控。”
灵岩赛道的T10弯是一个发卡弯,它前面则是一段长直道,算是赛道上的一种重要超车点。
入弯前有一段很长的刹车区,很多车手都会在这里尝试延迟刹车,尽可能的争取到更快的入弯速度,完成对对手的超越。
不过由于灵岩赛道半成品的缘故,地面沥青很多地方都存在着不平整的情况,速度越快压到这些颠簸路段,对于赛车的操控影响就越大。
打个最前线的比方,普通人驾驶着家用车行驶在马路上,如果遇到路面破损的坑或者马路牙子,你放慢速度碾过去可能就是轻微摇晃。
但如果一脚油门高速通过,整个车说不定都会出现跳动,运气再倒霉点还能直接爆胎。
当然,F1赛道的不平整颠簸,肯定没有马路上有个坑那么夸张。
但是考虑到长直道尾段刹车区高达300km/h的时速,地面哪怕仅仅是个一厘米的凸起,都足以对赛车造成巨大的影响。
要知道F1赛车是没有方向盘虚位,转向比更是只有6:1,远低于民用车辆的18:1。意味着普通车辆调头需要打一圈半,F1赛车只需要打半圈就够了。
越低的转向比,对于方向盘的转向要求就越高,普通车辆颠簸方向盘抖一下没事,F1赛车抖一下能偏十万八千里。
就算你方向盘抖动能依托“麒麟臂”控制,那还有超过70公斤重量的刹车需要控制,脚踩在刹车踏板可不像手指那样还能抓握借力,抖一下想要再精准控制刹车力度非常艰难。
F1车手往往游走在极限的边缘,刹车轻一点就会冲出赛道,重一点就能锁死轮胎。
那些外界认为极其细微的瑕疵,放在F1车手身上就是致命的失误。
佩雷兹就是受到了赛道颠簸的影响,脚下对于刹车踏板力度控制出现了问题,才让陈向北抓住时机超车。
“向北君走赛道发现的?”
水谷翔追问了一句。
“嗯。”
“那为什么之前没有压到?”
既然存在赛道颠簸点,车手们跑了接近三十圈,应该都有心理准备,就不太容易出现失误。
况且佩雷兹前面也没有失误极限,偏偏就在陈向北超车这一圈出问题?
“因为这个沥青颠簸点,并没有在常规的行车线路上面,北刻意朝着颠簸点方向变道,引诱佩雷兹同步变道进行防守,才最终压到了这个地方。”
“北预判到了佩雷兹的防守走线。”
听到奥德托的解释,水谷翔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不仅仅是车技的胜利,对于时机的把握以及对于心理的揣测,更是达到了一种恐怖的境地。
“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感觉北远比想象中要了解佩雷兹。”
最后奥德托又补充了一句,他的认知里面陈向北对于佩雷兹,完全没有常见的生疏感,甚至于连对方的驾驶习惯以及性格特点都清楚。
如果说是围场内知名车手接替特鲁利,陈向北有所了解还算正常。
问题是佩雷兹属于纯粹的新人,哪怕在GP2的成绩不错,陈向北直接连F3都跳过了,他怎么可能去关注一名GP2级别的车手?
没有这种熟悉程度,就很难预判出佩雷兹的应对,奥德托对于这点始终感到疑惑不解。
确实奥德托的疑惑没错,陈向北很熟悉跟了解佩雷兹。
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佩雷兹的职业生涯,几乎贯穿了上辈子陈向北整个职业生涯,就如同阿隆索、汉密尔顿等老将一样。
不管陈向北是不是特别关注佩雷兹,十来年F1比赛看下来,就不可能对这位车手的驾驶习惯、技术特点依旧陌生。
常言道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佩雷兹跟陈向北属于单方面的信息透明,想要预判跟拿捏轻轻松松。
另外还有一点,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