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6章 休弃之妇,未亡之人  红楼帝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66章 休弃之妇,未亡之人 (第2/3页)

  言至此,她话音微顿,一双眸子凝注在薛锦面上,目光里带着几分斟酌,更有几分深意,轻声道:“还有一桩事,欲与你商议。我意欲带了宝琴那丫头一同进京。一则,她早先已是许给郡公爷的人了,早晚总要过去,此时同行,倒也便宜;二则,路上有她作伴,也免我长途寂寞。不知你意下如何?”

    说完,她面对薛锦的神色,带上了殷殷的期待。

    她口中虽这般说,心下却另有一层不便明言的计较:那郡公爷的心思,她瞧着,对宝琴自是不同。若只她与蟠儿进京,只怕郡公爷未必乐意;然而,若添上宝琴同行,郡公爷念着这丫头,必然欣允。

    薛锦心内犹豫,不过,他见薛姨妈期待地盯着自己,沉吟后终是点头道:“嫂子思虑周全。琴丫头既已许了郡公爷,早去京中也是正理,此事但凭嫂子做主便是。”

    薛姨妈见他应允,心下大喜,眉眼间便漾出笑来,连声道:“如此甚好!如此甚好!”

    薛蟠在一旁,见母亲与叔父絮絮不休,坐得不耐烦了,便忙不迭地站起来,道:“妈与叔叔在此继续商议,我还有事,先退下了。”

    话音未落,人已一溜烟去了,想必是急急寻他那班狐朋狗友吹嘘去了。

    薛锦见薛蟠离去,自己不便独与嫂子久坐,遂也起身告辞。

    薛姨妈将薛锦送出花厅,随即来至自己居住的院落,吩咐丫鬟研墨铺纸,她迫不及待,亲自动手落笔写起了给薛宝钗的家书。

    笔尖在纸上沙沙移动,她时而疾书,时而顿挫,将一腔思虑、满腹期盼,尽数倾注于字里行间,竟不觉暑热,只盼这书信早日飞入京师,成就她一番苦心谋划。

    ……

    ……

    五月二十三这日,神京之地也是烈日当空。

    这日午时,东郊三里外一所僻静宅院里驶出一辆马车,前后不过跟着两三个仆从。

    拉车的马儿惫懒,蹄声嘚嘚,踏在发烫的官道上,显出几分疲态。

    车内坐着的,则是王熙凤和平儿。

    王熙凤今日精心妆扮了一番,虽非盛装,却收拾得极是利落清爽。平儿在一旁执一柄芍药团扇轻轻打着,犹见王熙凤鼻尖沁出汗珠,自己罗衫后背也晕开一小片深色。

    王熙凤已闻得石破天惊的消息:昔日的姜念竟认祖归宗,原是龙裔,如今尊为皇子,更册封了郡公,尊讳袁易。

    初闻之时,王熙凤直惊得檀口微张,拉着平儿道:“我早瞧出他来历不凡,只一直错认是十三王爷的骨血,谁承想竟是圣上的龙种!怪道往日圣眷那般隆厚……”平儿素日稳重,也不禁变色惊叹:“真真是戏文里也不敢编的话本!”

    王熙凤何等机变,立时便动了趋奉之念。但她知道,这位新贵郡公爷,未归宗之前就难以攀附,更别说如今了,便思量着仍要走元春的门路。

    前番姜家迁居宁国府时,她已抢先送过一份贺礼,元春当时客气言道,纵是乔迁宴那日她不便来,也会另择个日子专为她设一席相请。

    她苦等数日,都杳无音信。

    而就在今日上午,她又听得一桩骇事:贾赦因谋夺长房家财、纵奴行凶致贾蔷丧命,已被革爵拿问。

    她便再也按捺不住,决意今日便亲赴郡公府。明面上是贺袁易归宗之喜,实则,一是为巴结元春,二是望能见一见郡公爷,三是探听贾赦一案。

    只因自个儿乃是休弃之妇,实无颜面再见荣国府诸人,故特特拣了这午时前来宁荣街,不易撞见的。

    马车辘辘,先至神京东垣的朝阳门,进城后继续向西,逶迤来至宁荣街,由东街口进入,停在了郡公府大门外。

    这座郡公府,便是昔日敕造的宁国府。如今门楣焕然,气象迥异。三间兽头大门油得锃亮,朱漆红得似要滴出血来,上面整整齐齐钉着许多鎏金铜钉,在烈日下闪耀着光芒。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