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91章 宝玉罚站,女眷游园  红楼帝业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91章 宝玉罚站,女眷游园 (第2/3页)

道:“先生今日且将授课改为探讨少年立志向学之道。一则我对此颇有兴味,二则让三位哥儿早些明白立志之理。”

    其实,也因他今日想放松一下。“少年立志向学”这个课题,他听起来自然不用过于费神。另外,他也想到,将来自己会有儿子,今日听林如海讲一讲这个课题,有利于他将来教导儿子。

    林如海会意,含笑应承:“四爷此意大善。”

    当即,袁易让贾琮、贾兰落座,唯独对贾宝玉罚站。

    林如海道:“昔年班固作《汉书》,赞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家为’,正是少年立志的典范。”说着吟道:“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袁易插言,问三个哥儿:“你们谁知霍去病几岁建功?”

    贾兰抢答:“十八岁封冠军侯!”

    贾琮小声补充:“骠骑将军大破匈奴时方二十。”

    站着的贾宝玉,一副呆滞的模样。

    林如海又道:“颜之推云:‘积财千万,不如薄伎在身。’”正要详解,忽见贾宝玉模样呆滞,便话锋一转:“譬如琢玉,纵是天生灵物,也需千雕万琢方成器。”

    说到这里,林如海对贾宝玉问道:“宝玉,你且说说,若得美玉而不琢,当如何?”

    贾宝玉正神游太虚,被问得措手不及:“不琢……不琢反倒天然……”见林如海面色一沉,袁易亦是沉着脸色,便改口道:“自然该精心雕琢。”

    林如海又讲到了杜甫的诗“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到了王羲之练字墨染池水之事……

    ……

    ……

    当袁易、林如海领着贾宝玉、贾兰进了立身斋,元春则领着李纨、林黛玉、探春、惜春并薛宝钗、景晴等,进了自己所居的院落,又命人去传唤迎春与邢岫烟过来。

    一时间,元春院的堂屋内,真是绮罗成阵,环佩叮当,一群翠绕珠围的娇娥聚在一处,一时也难辨其孰优孰劣。

    元春居于上首,见姊妹们虽是至亲,却因着自己的身份,不免拘谨,个个敛声屏气,未免失了家常取乐的真趣。

    于是,她莞尔一笑,笑容温婉和煦,柔声道:“今日这里并无外客,不过是我们自家人一处说笑取乐,若还这般拘着礼,反倒生分了。快快都自在些才好。”

    众人见她如此说,情意恳切,紧绷的气氛方渐渐和缓下来,你一言我一语地说笑起来。

    略坐片刻,吃了盅茶,元春起身笑道:“这屋里终究气闷,不如我引着你们往园子里散散心去。”

    众人自然都说好,于是簇拥着元春,前往会芳园。

    说起会芳园,当初袁易一家初搬入此府邸时,尚有些荒芜寥落,草木蒙茸,亭台减色。如今经过一番精心洒扫,着意点缀,已是焕然一新。

    园中朱栏屈曲,绣幕低垂,那些曾经黯淡的彩绘梁栋,如今皆焕彩流金;昔日淤塞的池沼,也已然清波荡漾。

    正值晴好的夏日辰光,旭日初升,露珠未晞,满园的花木被金辉一照,愈发显得蓊蔚洇润,生机盎然。

    元春一行人先往登仙阁去。此阁建在一处高阜之上,需踏着青石台阶,扶着雕花石栏,缓缓而上。石阶因晨露未干,微觉湿滑,两旁护栏上雕刻的云纹仙鹤,则显玲珑生动。

    及至阁顶,凭栏远眺,可见远处街市隐约,近处园景尽收眼底,想若是中秋月明之夜,在此处赏月,必是“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的妙境。

    微风拂面,吹动众女眷的裙裾衣带,飘飘然有凌云之态,真个是“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下了登仙阁,又迤逦行至逗蜂轩。此轩四周,遍植奇花,有名色的蔷薇、月季、玉簪、海棠,还有一些叫不上名目的,姹紫嫣红,开得正盛。花香浓郁,甜丝丝地沁人心脾,果然引得蜂狂蝶乱,彩翼翩跹,在花间穿梭不息,嗡嗡嘤嘤,平添无限热闹。

    探春指着穿梭的蜂蝶,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