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85章 阿麦斯破产倒计时,开启光刻机新时代!不陪酒政策!  发薪就能变强,我有十亿员工!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685章 阿麦斯破产倒计时,开启光刻机新时代!不陪酒政策! (第3/3页)

关键技术指标是否达标。

    为了满足工业化的量产需求,只有推出正式产品,对自动上下料、实时缺陷检测、工艺参数自适应调整等功能进行调整,才能具备高稳定性的连续生产能力。

    梁劲松和林南主持了这场会议,也代表着在星源科技的主导下,华国组建了第一条EUV光刻机的供应链。

    第二天上午,星源科技在沪城会议中心召开了新闻发布会,首次对外公布了‘破晓 A220’EUV光刻机的存在。

    网友一边震惊,一边在直播间里留言:“一觉醒来,给我干到20年后了?”

    “如果我没记错的话,星源科技刚掌握28纳米制程的量产工艺,现在又造出7纳米制程的EUV光刻机?”

    “事出反常必有妖!该不会是骗补贴的垃圾玩意吧?之前不就有人把芯片的LOGO磨掉,说成是自己的产品?”

    “别人造光刻机,我肯定不信!但森哥嘛?我百分百相信!”

    随后,梁劲松在发布会上大方公布了破晓 A220的当前销量:该产品累计售出6台,营收4.2亿美币。

    其中2台卖给了华芯国际,另外4台则分别交付给小日子、高丽和北美的Fab工厂。

    至于这些海外工厂具体是哪家企业,梁劲松并未透露。

    可网友们也明白,破晓 A220多半是有点东西的,否则海外的芯片制造工厂,绝不会主动斥资采购。

    当然,还有一些网友压根不相信,并留言嘲讽道:“该不会是自己在海外成立了一家公司?自产自销吧?”

    “骗局太多了,让子弹再飞一会吧!”

    其实,网友们有这样的反应也情有可原。

    主要是在此之前,国内舆论将光刻机的制造难度过度“神话”,以至于所有人都形成了一种共识:华国固然有能力造出世界第一梯队的EUV光刻机,但这个过程大概率需要10年、20年,甚至30年之久。

    在这样的普遍预期下,网友们产生质疑也就在情理之中

    可以冷门,但不可以邪门!

    在新闻发布会的直播间里,质疑声与支持声像两股对冲的浪潮,在弹幕区翻滚交织。

    梁劲松站在台上,目光扫过台下,望着一帮充满质疑的眼神,他并没有急着反驳,而是抬手示意工作人员播放一段视频。

    画面里,破晓 A220光刻机正在超净车间里运转,机械臂精准地将晶圆送入腔体,激光束透过多层透镜投射在硅片上.

    屏幕实时显示着曝光精度数据:14纳米线宽误差控制在0.1纳米以内,连续100片晶圆的良率稳定在90.4%。

    这时,梁劲松的声音透过麦克风,向着四面八方传开:“我知道大家有疑问。

    十年前,我们连60纳米的DUV光刻机都要依赖进口;一年前,星源科技刚成立时,业内也没人相信我们能改进28纳米芯片的良品率。

    但数据从不会说谎:天工 A100T处理器当前六成的订单,均由星源科技负责生产,且其产品良品率已与台积电相差无几。

    此外,国际半导体协会一年一度的交流会将于本月18日在沪城召开,届时星源科技也将同步举办一场采购洽谈会。

    至于破晓 A220的性能究竟如何,我不想做过多口头解释。最终,我们将用实际销量来证明一切!”

    卧槽!

    这是台下记者的统一心声!

    梁劲松太硬气了!

    而且,国际半导体协会将交流会选址沪城的消息,也让他们倍感震惊。

    要知道,在此之前,该协会每年的交流会长期固定在灯塔国的凤凰城举办,从未有过变动。

    如今首次将举办地改到沪城,无疑是破天荒的头一遭。

    只是他们并不知道,这场看似常规的行业交流会,实则是一场半导体领域的“利益瓜分大会”。

    过去,在这样的场合里,向来是欧美国家掌握话语权、制定规则,华国只能被动倾听。

    而现在,华国已然拿到了“麦克风”,从过去的旁观者,真正成为了能参与“分蛋糕”的核心参与者之一。

    梁劲松在坐下后,胡锐晖、汪象朝、章延杰等人逐一上台,为记者和直播间的观众分享破晓 A220的技术参数。

    看着华科协会的一帮大佬轮番上台,网友不得不相信,星源科技竟真的开启了国产光刻机的全新时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