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9 凌从南的回忆 (第1/3页)
凌从南坐在案前,灯烛的火光仿佛烧进了他眼中,一点点烧出那一日的赤红旧影,随着他开口叙述,那些定格的旧影被唤醒、晃动。
他和皇子公主们一起读书,也和其他伴读一样同住宫中,出事那日,他与虞儿待在一处。
白日里的气氛即已发生变化,姑母让人告诉他,无论发生什么,一概不要理会,只需记住,和虞儿一同藏好,如有必要,既荷会带人护送他与虞儿离开。
太子宫被禁军围了起来,一只怪异铜人被挖出,这代表着天子被诅咒,被诅咒的天子暴怒,吓得天都变了颜色。
雪一直下,虞儿一直哭,宫娥将她抱起来哄。却也有宫娥在小声地哭,人来人往,一个个消息如雪片般密集传递,被雪花打落在肩头的宫人们个个都似被诅咒般恐慌失魂。
恍惚间他意识到,那铜人好像真的具有诅咒之力,但它诅咒的人并非天子。
是太子宫,是椒房殿,是他的亲人,兄长,姑母,阿父……
隔着一道房门,那些支离破碎的消息越来越诡异可怖,太子反了,皇后私开武库,长平侯反了……长平侯带着太子杀来了宫外,此刻被阻于宫门外!
不可能!
他心中有道声音在惊喊,不可能是阿父和思变兄长要杀人,是有人要杀他们!
自他有记忆起,阿父一直在外打仗,他能见到阿父的时间很少,他一直在数,数到那些作乱的异姓王全都消失不见,终于这天下都变成了姑父的姓。
他很高兴:【鲁国已定,阿父往后就不必离家了吧!】
阿父抬起头,看不清表情:【要看天意许不许。】
他原以为那天意在京畿之外,在于四海能否太平,却没想到这天意巨变就发生在京畿之中,就在他抬起头所能望见的最近的、最牢固的这片天穹。
漆黑的门外响起宫人的悲哭,他们说太子死了,长平侯也死了,就死在宫门外。
他不信,他推开那漆黑的门,他跑了出去,他要去见阿父,他要去找姑母。
虞儿太小,可他不小了,他也有武功,他也可以保护阿父和姑母!
他自幼没有母亲,阿父忙于征战一直未再娶,他长在宫中,姑母是他最亲的人,今日人人避之不及的椒房殿是他恐慌下最想回的家。
但四处太乱了,到处在清剿,不相干的宫人也仓惶奔逃躲避,他被一名想要立功的内侍认出抓抱住,他咬碎那内侍一只耳朵,挣扎脱身,手与头并用,将那惨叫的内侍抵推入积雪的沧池中,又抓起几乎被冻破的石头砸破一个阻拦他的宫娥的头。
一路奔逃,几次险些被抓,他受了伤流了血,视线模糊,头脑晕眩,只觉整座宫城都在哭,哭得天地摇动,路都变了形。
他迷了路,绊倒在不知名的小径,扑通一声扑在雪窝中,恍惚中仿佛听到另一声更轰动的坠落声,紧接着有惊天动地般的密集悲哭声爆发。
似乎是某种感应,他突然怕的浑身发抖,强撑着要爬起来,见一人影匆匆经过,手中提着宫灯。
他从那盏灯往上看,见到一张曾见过的脸,五皇子刘承的生母,芮姬。
刘承是一起读书的公主皇子中话最少的一个,因年龄相仿,他也曾想拉着刘承一起去寻思退玩,但芮姬出现,总将刘承牵走,战战兢兢小声对刘承说:他们即便并非坏孩儿,却个个金尊玉贵,玩闹也会伤人,也会被人利用,不能招惹祸事……忘记上次的教训了吗?
芮姬向来胆小,那晚出现在那里,是因她的兄长芮泽也在宫中,刘承亦不知在何处,她遣了婢女去寻,婢女迟迟未归,她放心不下,鼓起勇气提灯而出。
最胆小的芮姬做出了人生中最大胆的举动,或许是因那夜宫里的人好似都疯了,到处都是血和死人,感官被放大到极致后变得麻木,让她产生了将那个孩子从雪中拉起来这件事并没有多么严重的错觉。
仍有内侍在追赶他,芮姬匆忙下就近带他藏入一座破旧宫舍。
那座宫舍角落里蜷缩着一具小内侍的尸体,已不知死了几日,芮姬对着那病死小内侍的尸身流泪,喃喃着说:【是天意,看来真是天意……】
这时有一队禁军快步奔行而过,口中高声宣布:【凌皇后自戕伏诛!】
他哭着要出去,芮姬将他死死抱住,捂住他的嘴,手被他咬破。
他受伤之下力气流失,悲恨恐惧下几乎昏厥,芮姬颤抖着替他换上那小内侍的衣服,最后摘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