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79章 拍卖会上捡漏  重生鉴宝:我真没想当专家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79章 拍卖会上捡漏 (第1/3页)

    叶安宁扑棱着眼睛,看了看画,又看了看秦若之。

    林思成猜的真准:只要秦若之举牌,卖家安排的托儿必然会跟。

    果不然?

    感慨间,屏幕上换了图片,继续下一幅。

    有明清,有民国,也有现当代,拍卖有条不紊。

    偶尔的时候,秦若之就会举一下牌。渐渐的,有人看出了不对。

    她每次举牌,都卡在开始叫价,马上就会落锤的节骨眼上。也就是拍卖师喊多少多少第一次,多少多少第二次的时候

    但如果后面有人跟,她却很少跟,大多数的时候都会放弃。

    连着三四次,几个卖家脸都绿了:为什么她妈的她一跟,就像按了暂停键?

    不管这幅画值还是亏,后面还剩多少加价空间,真正的藏家一律不跟?

    一时没搞懂,但她被弄了这么几次,自此后但凡她举牌,十次有八次都没人跟,基本等于落锤价。

    卢梦一脸惊奇:“哥,这是怎么回事?”

    “因为她每次举牌,都是拍卖师叫价的时候,等于东西基本到顶了,顶多就值这个价,真正的藏家自然不会再跟。

    而但凡突然加价的,百分之七八十都是卖家的托。不然前面叫价你一次都不跟,她一叫价你为什么就跟?无非就是看她有钱。

    但只要一跟,她就放弃,等于东西砸卖家手里了不说,还得掏不菲的佣金。这样来几次之后,哪个托和卖家还敢跟她绷价?”

    卢梦依旧没想通:“但有的时候,她也会继续跟?”

    “因为那几件才是她真正想拍的东西?”卢真叹了口气,“你没看出来吗:就她拍的那些,不是李可染,就是黄宾虹,再不就是傅抱石、潘天寿。”

    卢梦恍然大悟:全是红色主题名家?

    套路不算新奇,无非就是一虚一实,但你保不准她真正想要的是哪几幅。更关键还在于:她拍到手的那些作品的送拍方,大部分都是这些名家的后人,出于细水长流,以及先辈名誉的考虑,不敢砸招牌。

    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托,或是请人抬价之类的行为。

    转念间,卢真压低声音:“没听说过她还喜好这个,而且她父亲在文化部,她想要这些名家的作品,根本不用这么复杂。所以,她应该是帮人代拍!”

    林思成暗暗一赞:不说人品,卢公子的经验和推断能力,还是相当强的。

    转念间,拍卖继续,差不多两个半小时,字画专场才结束。

    林思成大致算了算,差不多花了五百万,比之前的预算多了一百万。

    好的是,之前预计的十四幅全部到手不说,还多拍了两幅潘天寿的兰竹图。就这两幅,放三年翻三番……

    主拍方安排了自助,怕碰到熟人,林思成和叶安宁没去。到下午三点,第三场开始。

    这一场是文房清玩、近代名家篆刻及案上雅玩专场,参拍的宾客比上一场还多,有好多,都是京城各大博物馆的专家。

    看到熟悉的身影,林思成下意识的起身,叶安宁不明所以,扭过头瞅了瞅。

    四五位,有男有女,都是四十多岁,停在后面那一排。

    好像和王齐志认识,几人有说有笑。

    随后,王齐志介绍,不管是赵修能、赵修贤,还是郝钧陈阳焱,都是一副久仰大名的模样。

    好一阵寒喧,那几位顺着过道走向前排。刚走过去,何老师压低声音:“刚过去那两位,一位是故宫陈列部的单主任,一位是故宫陶瓷所的吕所长!”

    卢真的眼睛“噌”的一亮:“那只要他们举牌的东西,是不是就能放心跟?”

    “放心吧,他们不会举,既便有看好的东西,也会另外安排人。”

    卢真顿了一下,叹了口气:“也对!”

    说着话,叶安宁和林思成坐直了腰,又对视一眼。

    在小学的时候,叶安宁就在单望舒后面,在故宫里乱窜,等于这几位看着她长大的,哪个不认识?

    林思成前天才搞过讲座,当时单主任和吕所长都在,对他印象不要太深。

    不过无所谓,该拍的基本拍到了手,就剩最后一方印,赵大赵二都能举牌,所以林思成准备打声招呼。

    但他刚站起来,就被叶安宁摁了回去。

    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卢真还没拍那方印呢?

    不多时,拍卖开始。

    好东西不少,笔、墨、砚、丞、注、印。

    林思成看过的那方“纪晓岚赠刘墉黻文砚”,无底价起拍,拍了五十二万。和他预估的大差不差:五十万以上。

    包括那一方明代史忠铭海棠砚,好多人都看出砚和盒不是一套,但为了拍那只俞樾题铭的盒子,从四万块的起拍价,一路飙到了二十七万多。

    上百万的也有,不过大多都是印章。林思成手痒,拍了两块田黄薄意章。

    一块七万,一块十三万。

    等拍卖师落了锤,等于这两件已经是林思成的了,卢真才“嗤”的一声:“这就两块普通的田黄石摆件,还是机刻品,花二十万,脑子有坑?”

    一看他幸灾乐祸的表情,叶安宁气不打一处来:“马后炮,早干嘛去了?”

    林思成没说话,把叶安宁摁了下来:这样的人,你越生气,他越得意。

    再说了,虽然是现代机刻品,但这两块可不是卢真所说的普黄。

    只因买主太过爱惜石材,不敢下深刀,更不敢切裂,到手后只是根据原石造型微雕。

    如果换成深雕工,或是顺着裂切开,就会发现这两块石头中心部位已达到了“冻石”的程度。

    而田黄冻的价格,是普黄的几十倍。

    林思成准备拿回去马上切出冻石,再刻两方章,一方给爷爷,一方给老爹。

    转念间,那方金质的汉代“发弩”印上场。起拍价才八千,但竞拍的人不多,只有三四家。

    卢真装模作样:“卢梦,你同学的男朋友不是要捡漏吗,怎么不举牌?”

    卢梦瞪了他一眼,叶安宁呵的一声。

    刚才她还想着,要不要看在卢梦的面子上,放卢真一马?

    但一转眼,这狗东西就使坏。

    行,你待会给我等着。

    明知道是假的,林思成当然不可能举牌,也基本没什么真藏家竞价。

    卖家一看炒不起来,让安排的人只叫了两轮就放弃了,最后两万八落锤。

    随后又拍了两方玉印,那方龟钮印姗姗登场。

    “噌”的一下,卢真双眼放光。

    中场休息,他专程带何老师去看过,说是基本没问题。所以,他今天志在必得。

    转念间,拍卖师报价,话都没说完,就有人举牌,而且一举就是七八万。

    四万的底价,一轮就破了十万。

    之后从每次加价两千,到加价一万,然后到两万,然后到“2、5、8、0”。不到三分钟,就到了八十万。

    哪还需要叶安宁免费当托?

    她一脸怪异,盯着林思成。

    林思成摇了摇头。

    他也没搞懂,这方印为什么能飙这么快,但看前面,单主任也罢,吕所长也罢,包括一块来的那几位故宫的专家,全都是一副见了鬼的表情。

    说明他们见过故宫里一模一样的那一方,也能断定这一方是假的,所以才这么惊奇。

    转念间,价格就突破了一百万,卢真如愿以偿,最后以一百一十万成交。

    落锤的一刹那,卢真如释重负,眉开眼笑。

    随后,他又转过头:“你们不是也要拍吗,怎么没举牌?”

    叶安宁懒得和他说话,林思成只是笑了笑:“你高兴就好!”

    卢真点点头:汉印到手,才花了一百万,谁不高兴?

    转着念头,又有拍品上场。

    放的依旧是图册中的照片,四方印,全是扣着的:

    包括下面的备注,仍旧和预展时的一样:

    清·各式闲章一组四件。

    印文:取云、用之则行。

    尺寸不一。

    估价RMB:无底价。

    林思成心中一松:只要这四方印是扣着的,只要印文备注没有改,基本就不会出现意外。

    除非像叶表姐说的,有人洗货。

    拍卖师做了个请的手势,有人举起了牌:一千。

    随后,接二连三。

    不用猜,这些人大都是抱着玩儿的心态:几千块就能买四方清代印章,就当填书架了。

    所以没用多久,价格就上了万,但既便是玩儿,也有个限度,所以跟价的买家越来越少。

    到一万八,拍卖师叫了两口价,看到再没人跟价,林思成试着举了一下牌。

    如果没人跟,那无惊无险,算是捡了个大漏。如果有人跟,且紧追不舍,那就说明确实有人洗货,然后交给李贞和赵大赵二就行。

    林思成的打算是:既便是洗货,不一定就不能得手。但他估计,捡漏是别想了,至少得三百万以上。

    但怪的是,依旧没人跟,包括刚刚报一万八的那位。

    拍卖师开始叫价,林思成刚松了半口气,卢真举起了牌。

    还转过头,冲着林思成和林思成支了支下巴。

    卢梦愣了一下,林思成也愣了一下。

    难道卢真真的想拍这四方章?

    不,他就是故意抬价。

    叶安宁脸一黑。

    之前林思成还劝她:置气可以,但别和钱过不去,你如果和他抬价,万一卢真一赌气,觉得我和你是穷鬼,拍了也付不起尾款,故意坑我和你一下,那龟钮印是不是就砸咱俩手里了?

    虽然可以悔拍,但百分之十五的佣金,少说也有十多万,买点什么不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