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零七章 匡正天下,在此一役!  三国:朕,袁术,大汉忠良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百零七章 匡正天下,在此一役! (第2/3页)

一道城门内外,两骑军相向而来,根本避无可避,毫无转圜余地。

    此刻撤军调度,无异于将后背留给敌军,因此即便明知是以卵击石,这一刻也唯有狭路相逢,殊死一搏。

    “复白马之仇,就在今日!

    诸君随我杀敌死战!”

    “愿与将军,生死相随!!!”

    三千狰麟迎面而来,为首者着绣袍金甲,戴银盔红缨,见严桐,如见生死大仇,分外眼红!

    其提枪越众,杀将而来。

    “河北文丑在此!

    无名之辈,可敢与某一战?”

    避无可避,严桐唯舍生而上!

    其披坚执锐,高呼一个“杀!”字!

    “白马严桐来也!

    枪下亡魂,焉敢猖狂?”

    两马相交,二人交错,未出十合,严桐已被文丑一枪挑起,其仰天而笑。

    “无名之辈,安敢借我成名?

    今日好教汝知晓,杀你者,河北文丑也!!!”

    枪挑之上,胸口血如泉涌,严桐渐渐空洞的眸光,望着重骑正面冲锋之下,再一次被屠杀的白马义从,怒眼圆睁,死不瞑目。

    【将军!

    大兄!

    严桐无能

    今日又给白马堕了英名。】

    白马之仇,终不能复.

    严桐死于军前,白马死于重骑,余下城中贪生怕死,痛哭流涕者,尽降。

    白衣文士,轻摇羽扇,缓步踏过这道尸横遍野的城门,至城中见了自南门而入的袁绍,拱手见礼曰:

    “主公,攸的重骑又大胜了。

    今日屠尽白马,斩首不计其数。

    有此重甲,取天下易如反掌!”

    袁绍看着许攸这次实实在在的战果,再不疑有他,紧握攸之手,称之曰:“大善!”

    此役之后,魏王遂拔易京,尽得幽州之地,统冀青幽并四州,为北方之主。

    与此同时,北平。

    当易京军情传来,得知严桐至死不降,战死阵前,公孙瓒默然良久。

    昔日白马将军纵横塞外的甲胄早已不在,一身燕王冕服的他,华贵至尊,不可一世。

    唯有那案上紧握成拳的手,彰显着他心绪不平。

    “白马?白马!

    生死相随,白马为证!

    严纲?严桐!

    诸将先行一步,此去淮南,孤必复白马之仇,正白马之名于天下!

    黄天为证,太平为鉴!

    背义之名,孤道独行!”

    言罢,公孙瓒起身而行,王袍猎猎。

    至渡口,见众人忙碌,搬运一众物资于舟上,瓒寻至郭嘉,问之曰:

    “今易京既破,曹贼未援,孤当速往海上,何如?”

    郭嘉答之,“物资、人口、马匹甚多,尚需五日方可搬完。”

    公孙瓒为此感到不可思议,“今已搬迁近两月,何以还未搬尽?”

    郭嘉笑了,“嘉闻兴霸言凌烟阁、功勋殿诸事,方知去了淮南,一切以功绩论。

    有功者诸事皆顺,无功者寸步难行,适逢严将军奋死命守城,拖延了远超所料的时间,此情此意不可辜负。

    遂尽收诸郡资财以渡之,待魏军至日,半座幽州,资财已尽空矣。”

    公孙瓒异之,“如此资财,何以载渡?”

    郭嘉指大船甲板之上,一些类似巨大木箱,被捆绑在一起的物事,心悦诚服。

    “兴霸言:此汉王所书《太平开物》载记之【集装箱】。

    此物以木成箱,看似简单,实则循统一之制,定长宽之度,校承重之准,凡汉国港口皆可通用。

    其货藏一厢,初入即封,目的方启,途中唯移箱体,省拆箱倒装之劳,又防损漏之患,则运途虽远而事半功倍。

    更可积迭如砖,储物省地,迭码于舟仓之间,空间得尽所用,凡大舟之所载负,尽可承之。

    且每箱标识,货之所在,皆可明查,管治甚便。

    以小见大,区区一件小事,可窥淮南一斑,如【集装箱】者,汉国百千万件!

    诚如是,只恐十载之后,淮南已是百年之变,而大汉守旧如今。

    倾百年之变革,覆落后之天下,此谓之曰:

    天胜!地胜!人胜!

    汉王者!

    时也!命也!运也!

    则诸侯纵有百万之兵甲,何与天地之力相抗,同时运之命相争?

    孰不败耶?

    此去淮南,当朝汉帝!”

    公孙瓒:“???”

    讲道理,公孙瓒听得一脸懵逼,确实,听你说的这个什么【集装箱】,好像很厉害,但那又怎么样呢?

    不就是一个木头箱子,可以在船上堆迭罢了,瓒只是以前没想到罢了。

    怎么就扯到汉王跟天命在身,取天下易如反掌似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