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九章 老狐狸 (第3/3页)
登门啊。”
谢梧连忙道:“于相可错怪晚辈了,年初兰歌本是想要参加今年会试的,哪里敢去拜见几位大人,老师若是知道了还不打死我?”
闻言于鼎寒不由放声大笑起来,走到一边石桌旁坐下,又抬手示意谢梧坐下说话。
谢梧拱手谢过,规规矩矩地在于鼎寒对面坐了下来。
“今年不是个好年头,那会试错过了也无妨,你还年轻等下一届便是。”于鼎寒道:“你那位老师……少年时期便名扬天下,却年过四十才肯收徒。重光公子我见过了,自然是人中龙凤。如今又见了你,看起来也是个灵秀不凡的,他的眼光比我好啊。”
这话倒不是于鼎寒自谦,他身为朝廷重臣同时也是一代大儒。天问先生早早看破官场,但有这么两个出色的弟子,自己的才华学识自然不愁传人。
杜演跟他同朝为官多年,儿孙皆是俊杰,听说这几年也在专心栽培杜七公子杜明玦。
唯独他,长子学问上只能算一般,次子早逝,膝下儿孙不是资质寻常就是年纪尚小。
平时尚且不觉得如何,但此时看到眼前少年灵秀的模样,心中难免升起几分不足之感。
谢梧笑道:“于相谬赞了,老师对兰歌的功课素有不满。若不是有重光师兄为老师光耀门庭,兰歌恐怕要坏了老师的名声。”
于鼎寒闻言,反倒是笑得越发爽朗起来。
“若真是如此,你那老师恐怕是看走眼了,不如投入我的门下如何?”于鼎寒笑吟吟地注视着谢梧道:“而且,我看比起跟着他做学问,你跟着我倒是更合适一些。”
谢梧脸上的笑容微微僵硬了片刻,她望着眼前的老者陪笑道:“于相说笑了,师恩如海,晚辈哪里敢……”
“只是不敢?”于鼎寒挑眉道:“这么说,陵光公子还是更喜欢老夫?”
“于相唤晚辈兰歌便是。”谢梧苦着脸,无奈地叹气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晚辈纵然不肖,却是不敢,不能,不愿。”
老狐狸果然不好惹,所以她一向不轻易去过多接触这些老狐狸。
于鼎寒点点头,道:“倒是可惜了。也罢,信王让你来见老夫,所为何事?”
谢梧认真地将秦牧的话转告了,于鼎寒并没有立刻回答,低眉思索了片刻才抬头看向不远处正靠着柱子的谢奂。
“谢世子,你怎么看?”
谢奂道:“异想天开。”
于鼎寒转向谢梧,“兰歌,你怎么看?”
谢梧微微睁大了眼睛望着于鼎寒:您问我?
于鼎寒含笑看着他,显然是在等她的答案。
谢梧在心中叹了口气,道:“周兆戎要东南三州,秦牧却想要蜀中,这舅甥俩显然是面和心不和。或许……他们心里都有着各自的打算,且这个打算并不一致。”
“所以?”
“所以,如果朝廷真想谈的话,可以继续压价。”谢梧道:“秦牧或许会答应,但……于相恐怕要小心周兆戎了。”
“如果朝廷真想谈……”于鼎寒有些意味深长地看着谢梧道。
“……”谢梧觉得应该抽自己一个耳光。
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机会难得,很多事情与其天天自己想,还不如听听真正站在高处的人的想法。
她并不比别人聪明多少,纵是想得再多也不一定就是对的。
于鼎寒道:“老夫说的没错,比起天问先生你还是更适合当老夫的弟子,可惜啊。”
谢梧眨了眨眼睛,露出几分无辜的模样,“于相愿意指点晚辈,是晚辈的福分。”
“你不是已经想到了么?”
谢梧看看左右,压低了声音道:“所以,陛下其实并没有……那如今……”泰和帝压根不想招降秦牧,那派于鼎寒来做什么?万一于鼎寒死在颍州城……
谢梧突然怔住,忍不住轻轻抽了口凉气。
她猛地抬起头来看向于鼎寒,从于鼎寒眼中看到了几分坦然。
泰和帝想要于鼎寒死?!
为什么?
因为年初于家二少夫人的事?
于家二少夫人确实和肃王府有关,但这件事足以让泰和帝牺牲掉于鼎寒这个右相么?
那于鼎寒呢?
明知道是送死,他又为什么要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