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九章 燕赵男儿  秦人的悠闲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百六十九章 燕赵男儿 (第1/3页)

    燕地的冬天是很漫长的,这里的夏天也有像南方那样的酷暑,也有漫长的冬季。

    都水长禄早早走出屋子,就听县令说公子高真的带着人去北方了。

    “嗯。”禄点着头又吩咐道:“今年可有去边塞打猎的猎人。”

    闻言,县令就知道都水长又要去边塞了,便道:“这时节猛兽也多,要不等来年春季再去。”

    都水长将行囊挂在马背上,又道:“等过了冬就涨水了,还怎么看水。”

    县令知道拦不住都水长,但都水长有个好歹又不知该如何与丞相府交代,更别说现在还有公子高。

    县令只能找十几个身手较好的猎人,跟着一起去边塞。

    “老夫还要在这里住二三十年,这点冷就怕,以后还怎么住。”

    言罢,都水长禄牵着朝着县城的北门而去。

    县令站在原地送别,都水长禄要开垦北方边塞的田地,要在北方留二三十年,现在的都水长禄看起来有五十余岁了。

    听说这位都水长去过南方,开凿了灵渠,去过西北,现如今又来到东北。

    他是要将这余生都留在东北了,似乎是这东北的土地值得他留下。

    现在回想起来,东北的土地确实很大,如此广袤的土地要全部开垦成田地,这是人力不可能办到的事。

    地就要一点点种出来,哪怕是尽力多种一些呢,能让孩子们吃得更强壮,能养活更多的人口,这当然是好事了。

    传闻丞相府如今最头疼的事,就是人口,土地与粮食。

    燕地的猎人们与都水长禄赶了两天的路,终于到了长城边。

    猎人们穿着厚实的皮毛跟着都水长一起出了长城,眼前是一片开阔的平原,远处是积雪的深山。

    出了长城好似换了一片天地,荒芜且没有人烟。

    战马还在寒风中吐着热气,几个燕地猎人用燕地语交谈了几句。

    禄听懂了他们的话,是说前些天有人看到了鹰,有夫馀人在山里。

    北方边塞的大山森林密集,树木长得极高,好似要直入云端,深山老林中有各种猛兽出没,还有野人与熊。

    夫馀有一种驯鹰的本领,鹰在天空翱翔可以帮助他们寻找猎物。

    这种本领一些东胡部族的人也会,他们每一次从北方的深山走出来,都会首领带着鹰一起出来。

    听到猎人的话语,禄望着北方的天空也是面有难色。

    在长城外就有鹰出没,这一次夫馀人走得离长城太近了,他们此行恐怕会撞见夫馀人。

    带队的猎人须发乌黑,策马走在最前头,一双明亮的眼神盯着远处的山林,他们身上披着厚实的皮革,就连脚上也裹着褐色的皮毛,用麻绳牢牢绑在脚上。

    走了一段路,距离后方的长城更远了,战马走在已结冰的河面上,还有几条猎犬跟在一侧。

    禄接过一位年轻的猎人递来酒囊,也猛灌了一口。

    这天寒地冻,喝了一口酒水之后,才觉得暖和一些。

    第一晚众人还能在空旷的野外过夜,一切都很平静。

    等明天进了林子,就要小心一些了。

    北方的林子很大很深,猎人们通常都会结伴而行。

    禄用燕地的语言,与他们交谈着。

    虽说丞相李斯曾下令让各地都说同语,但这道政令下达之后并没有太大的效力,久而久之人们都快忘了。

    就算是官府也觉得这不太可能做到,也就没有强求。

    在北方,二十多岁的男子经过几次深山打猎,并且能活着回来的,已可以称作老猎人了。

    而带着禄而来的,是五个四十多岁的猎人,他们的年龄代表着他们是最强壮且经验最丰富的猎人。

    而他们还带着几个十四岁的少年人,这些少年看着有些生涩,在冷风中还擦着鼻涕,看来是第一次出远门。

    猎人离开家短则三五天就能归家,长则半月。

    通常而言,结伴而行的猎人都是奔着满载猎物而去的,他们会将猎物装满一车,给一个乡里的人共同享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