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各奔东西 (第3/3页)
着两位公子说着治国的事。
要放在以前,刘肥是不敢与两位皇帝的儿子坐在一起的,可当初与公子一起读过书,加之有些交情,在公子衡与公子礼的要求下,他只好坐在一起。
城边的河水时起时落,那拴在岸边的船也跟着起伏摇晃。
三人都喝得有些多了,就在这家食肆睡下了。
翌日,衡离开了潼关城,再一次回到了咸阳,坐在御史府内帮助右相与陈平处置一些政事。
直到三月,御史府的人手都已备齐,衡与陈平以及其余的御史一起离开了函谷关。
有人说御史就是皇帝的眼睛,帮助皇帝巡查天下,也有人觉得或许不用多久,新帝也会开始东巡,就像当初的皇帝那样,从咸阳出发,用皇帝的车驾绕着中原与六国的旧地走一圈。
或者是新帝也会登泰山祭天,也会再毁灭一次齐鲁两地的神祠。
队伍走到函谷关时,衡又一次确认了人数,除了自己与陈平,还有三十名御史。
翌日,众御史到了函谷关便各自散去,去了各自要去的目的地。
衡与陈平又一次去了正在修建的洛阳城。
这洛阳城修了一年又一年,直到现在也没有修建完成,有人说皇帝都快忘了这件事了。
衡知道,其实父皇一直记得这件事,只是洛阳城的修建上还有很多事没有议定,因此只是在建设外围的城墙,因以后的洛阳城也会有御史府,太学府等建制。
这里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地方,只是知道此事的人知之甚少。
而人们所言的新帝是否会东巡,从未听说父皇说起过。
陈平又见到了去年冬天时,前来相见那些客人,这一次他们又来了,也不知道是来讨好陈平的,还是来给陈平送钱的。
只不过这一次,陈平将这些人都拒之门外。
衡跟着陈平来到了三川郡,来到一处宅邸前。
这座宅邸是张负的。
“老师,我们为何来这里?”
陈平无言地从包袱中拿出孝服,而后说出了一件事。
这件事也发生在去年的冬天,陈平的岳丈过世了。
自陈平从西北回来之后,又担任御史,就将他的岳丈张负接来咸阳,为他养老,以报他当初的知遇之恩。
而如今张负过世了,他自然要为这位岳丈戴孝。
陈平在这座因无人居住而导致有些荒败的屋子内举行了丧礼。
丧礼很简单,摆好了灵位之后,守了一夜。
第二天,陈平就将这座宅邸转卖给了别人。
至此,陈平与张负之间的恩情就此了了,衡发现陈平做完了这些事之后,明显轻松了许多。
两人还去看了看三川郡的那座大作坊,作坊内还有忙碌的人们,主持这座大作坊的人正是三川郡的郡守吴公。
吴公是老丞相的弟子,父皇常说他是一个诚实的人。
正如陈平所查阅的那样,这里的一切都很好,并且账目也清楚明了。
衡记录着三川郡的见闻时,又听吴公与陈平之间的谈话,吴公问起了老丞相的身体,询问老丞相是不是还住在骊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