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四十六章 新升迁的人们  秦人的悠闲生活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百四十六章 新升迁的人们 (第1/3页)

    小公主听到皇帝的话,就跑开了。

    田安看着小公主离去的方向,面带笑意。

    而后小公主就捧着一个陶杯,将杯子放在了父皇的桌边,而后又安静的离开。

    每当皇帝在高泉宫处置国事,小公主总会抱怨皇帝,而后这位小公主又总会端来一些零嘴吃食,与茶水放在皇帝的桌边。

    外面的雪很大,小公主就坐在檐下看着地面渐渐有了积雪。

    翌日,天才刚亮,就有一支从西域而来的商队来到了咸阳桥边,领着这支队伍的是一个西域老人,他花白的胡须因长久不打理,还有些结块。

    很多年前,这位老人也曾带着一支商队来到这里,那时这里的咸阳桥还未建起来。

    西域老人也想起来了,在很久以前也是在这个地方,有一位尊贵的少年,在他这里买了蒜。

    从此以后,这秦国的大蒜就越来越多了,听说如今遍地都是。

    老人来到桥边的,对看管咸阳桥的守卫道:“这是皇帝让我带来的棉花。”

    雪白的棉花甚至还从包袱中挤出来了不少,它们一袋袋都堆在车上。

    守卫看了看车上的棉花,就去禀报。

    本就在桥下躲着冷风的李由听到禀报,抬头看了看那支商队,就慵懒地站起身。

    等来到这支商队前,李由用西域语问了几句。

    在河西走廊戍边多年,对李由而言与这些西域人交谈不是什么难事。

    李由让人接手了这些棉花,并且允许西域人在这里买卖货物。

    当棉花送到章台宫时,扶苏还在看着今年升迁调令的名册,其中就有武威县县令娄敬的调令。

    看着丞相府的诸多批注,娄敬这些年建设武威县有功,该升迁入丞相府,任谏大夫。

    并且司马欣升任丞相府太府丞。

    这是今年调动最大的两个任命,思量了片刻扶苏就给盖了印,允许了这一次调任。

    见田安让人抬进来了两袋棉花,扶苏抬眼看了片刻,道:“拿去制衣吧。”

    “是。”

    皇帝依旧在批复着国事,当外面的寒风越来越大,天色也渐渐入夜了。

    等天完全黑了之后,扶苏总算是处置好了这些迟来的文书。

    这场雪下了两天,积雪几乎盖住了整个咸阳城,扶苏回到了高泉宫,便开始准备晚饭。

    “田爷爷呢?”

    听到女儿发问,扶苏道:“他老人家有别的事要做,今天我来做饭。”

    她又只好走回屋内,去了母亲身边学识字。

    扶苏做了三碗面条,还有一碟羊肉与一碗腌萝卜,再往面条上放一些葱花与芹菜,这便是一家人的晚饭。

    小公主早就饿了,用力嚼着面条。

    不过她还是最喜欢吃肉,一口面一口肉才能吃得香。

    饭桌上没有话语声,夫人夹了一些菠菜放入小公主碗中,示意她吃蔬菜。

    “骊山来信。”

    有宫女举着一卷纸而来。

    扶苏搁下筷子打开这卷纸。

    见到妻子的目光,扶苏道:“无妨,只是父皇问我们的近况,还问何时会打仗。”

    小公主吃饱后就放下筷子坐在边上,似乎在等候着母亲的发落。

    直到夫人点头之后,她才欢快地离开,去了殿外玩雪。

    三天后,田安带着几件鼓鼓囊囊的衣服而来。

    小公主瞅着这古怪的新衣裳,道:“给我穿吗?”

    田安颔首道:“皇帝命人从西域带来了棉花,说是用来制衣。”

    小公主换下外衣穿上了这件新衣裳。

    一开始她并不喜欢这种衣裳,而后便慢慢习惯了。

    扶苏看着穿了新衣女儿,道:“这衣裳好做吗?”

    田安回道:“累了些,棉花是好东西。”

    扶苏颔首道:“天山脚下是一片种棉花的好地方。”

    田安稍稍颔首。

    “父皇又在想国事了。”坐在母亲怀中的女儿神色多了几分不悦。

    夫人又将小公主放到皇帝的怀中。

    扶苏抱着女儿询问道:“真厉害,你怎么什么都知道。”

    她低声道:“每每想国事时,脸都要挤在一起了。”

    说着话,她双手试着挤着她自己的脸。

    扶苏道:“今天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