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种苗 (第1/3页)
元谋冬早蔬菜通常9月开始移栽,但云岭农业7月初便开始了育苗准备。
陈家志拿着一份传真过来的文件,文件上主要列了今年冬早蔬菜种苗订单。
首先客户涵盖范围很广。
除了王大鑫、贵叔等陈家志有印象的农民种植户,也多了育种制种院所和公司。
另外,便是云岭农业自用的种苗,在黄瓜园镇的100亩大棚已全面建好,也需要大量种苗。
元马的50亩大棚因为要育苗,今年能用来种菜的面积反而要减少。
三类加起来,元谋育苗场今年第一批订单量就达400多万株。
大约可种植1300亩面积。
相比去年免费赠送,已是极大的进步,种苗的销售额也有40多万。
陈家志边看数据边给云岭农场打了电话,等李明坤来接电话时,他对各种数据也了然于胸。
“老板,找我什么事?”
陈家志拿着文件,问道:“数据我看了,嫁接苗卖得还是不太理想?”
李明坤回道:“对,1毛5/株的价格高了点,像黄瓜,一亩种苗成本要五六百,茄子和番茄每亩也要两百多。
除了几个种植户,种子公司和科研院所都不愿意用嫁接苗。”
陈家志有些意外,怀疑自己听错了,但又看了眼文件后,才确认那一列嫁接苗是农户买的。
“科研院所穷,不买也就算了,种子公司有钱,怎么也不买?”
“种子公司也想省成本,而且他们懂技术,对自己的技术很自信。”
李明坤语气有些无奈,“像绿丰园艺的吕淑珍吕总,她说了,普通的穴盘苗就能满足她的需求了。
用太好的东西,反而有点浪费钱,不划算。”
吕淑珍就是黄瓜院士侯峰的妻子,陈家志也还记得,沉吟道:“回头帮我各送5盘嫁接苗给吕总,让她今年仔细对比一二。”
“好。”
陈家志又问:“黄瓜园镇的大棚开始移栽了吗?准备栽啥?”
“计划的是40亩黄瓜,30亩茄子,30亩番茄,主要考虑到示范引用作用。”李明坤顿了顿,道:“这两天正运苗过去移栽。”
“好,再接再厉,今年看能不能出一千万株种苗。”
陈家志跟着又问了些文件上没有的信息,对云岭农业有了基本的轮廓。
云岭农业的营收仍主要来自蔬菜,去年那茬大棚蔬菜,采摘期最长的茄子坚持到了今年5月末,堪称超长待机。
完美诠释了后发制人的美学。
陈家志不由想到了黄川父母在连州种的两亩多茄子,也是超长待机,丰产期时菜价又都不低,今年可是大赚一笔。
类似的例子在彭村和番禺想必也有,种苗推广销售也是个漫长的过程,需要一年又一年的坚持。
但现在也有了多点开花的趋势。
元谋,李明坤穿着短袖短裤向育苗棚走去,超强的紫外线让他裸露在外的皮肤都变成了古铜色。
为了防止阳光对种苗的暴晒,云岭农场还特意从广东采购了遮阳网。
据说,这很可能是遮阳网在元谋的首次运用。
但却极其适配。
元谋冬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