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9章 种苗  1994:菜农逆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19章 种苗 (第2/3页)

蔬菜的特性就注定了必须得在高温多雨季节育苗。

    而强烈的阳光又会对蔬菜种苗造成日灼等损伤,有了遮阳网,便能避免这个问题。

    也让云岭育苗场的穴盘苗在外观上就占了优势。

    同时有遮阳网,在棚里干活也更凉快,还能防晒。

    李明坤走到育苗棚时,工人正在装车,穴盘苗的长势自然极好。

    只是运输也是个问题,在易颠簸的道路上,穴盘苗容易散乱。

    货车、马车、鸡公车、三轮车等等都存在这个问题。

    不过种菜种久了,各种突发情况都会遇到,问题总要在实践中去解决。

    进了一个育苗棚,李明坤看到了纪松,原本白皙的皮肤也晒得黝黑。

    在纪松旁边,还站着一男一女。

    男的是黄瓜园镇大棚基地的管理人员起兴怀,女的是绿丰园艺公司的吕淑珍。

    见李明坤来了,吕淑珍打招呼道:“李场长,我又给你带生意来了。”

    李明坤笑道:“欢迎至极,吕总。”

    纪松在一旁介绍道:“吕总又下了一批黄瓜种苗订单,实生苗,10月供苗。”

    李明坤侧身面向吕淑珍,指着棚里的穴盘苗,道:“吕总诶,是我们的嫁接苗不够好么,你看看这些苗,长得多好。”

    吕淑珍说:“李场长,你们的实生苗也很好,对我们来说,实生苗就够了。”

    “嫁接苗还是有优势的。”

    亲身种了一茬菜后,李明坤能体会到两种苗之间的差距。

    产量提升只是其一,抗逆性增强也让管理更省事,应对风险的能力增强。

    奈何,无论他怎么劝说,吕淑珍都只要更便宜的实生苗。

    吕淑珍撩了撩短发,说:“李场长,我搞了几十年的黄瓜育种,也种了几十年黄瓜,团队经验技术都很丰富,就算用实生苗,种出来的效果也不一定比你们的嫁接苗差哦~”

    听了这话,纪松、起兴怀和李明坤都略微蹙了蹙眉。

    但吕淑珍的身份摆在那里,黄瓜院士的妻子,自己也是专家,有这份自信理所应当。

    只是依然会让人有些不爽。

    吕淑珍下了订单后便走了,云岭农场做的很用心,种苗也确实好。

    绿丰园艺才成立两年,尚未有育成的品种,经费也很紧张,能省则省。

    她相信在她和团队的手中,实生苗和嫁接苗的差异应当不大。

    起兴怀瞧见她的背影,问道:“李场长,纪师,嫁接苗优势真的很明显吗?”

    纪松年龄比较小,又是苗场技术负责人,很多人便称呼他纪师。

    纪松说:“至少在抗霜霉病和枯萎病上,我们的嫁接组合优势很明显。”

    起兴怀又问:“产量如何?”

    李明坤接话道:“据我们去年观察,黄瓜嫁接苗在露天种植更耐低温,采摘期更长,总产量优势比较明显。

    但别人毕竟是专家,怕就怕有什么新技术或窍门。”

    和家志相处了那么久,李明坤对新技术有深刻的认知。

    前两年在东乡菜场种黄瓜和有棱丝瓜学的知识至今还记忆犹新,有棱丝瓜要在下午五点授粉,黄瓜要在早上授粉。

    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