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火熄之后怎么活 (第1/3页)
窗外月色如霜,清冷的光辉洒在医馆后院的石板路上,映出几条晃动的人影。
他们约莫四五人,皆是青年,身着便于行动的短衫,手中捧着一个样式古怪的铜盘,盘上指针在月光下闪烁着幽微的寒芒。
为首那人压低了声音,语气里却透着一股压抑不住的兴奋:“就是这间房,不会错。罗经的指针一直指着这里,地气波动最是异常。”
另一人凑近了些,贪婪地盯着柳如烟的窗户,仿佛能穿透木板看到里面的景象:“据说她能听见大地心跳,辨识龙脉走向。若能得她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他们的声音虽轻,却一字不落地飘入柳如烟耳中。
她没有点灯,整个人隐在窗棂的阴影里,心如古井,不起波澜。
又是他们。
自从她的名声莫名其妙地传开后,这样的人便如闻到血腥味的苍蝇,一波接一波地涌来。
他们不关心她是谁,只关心她“能”做什么,仿佛她不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而是一件拥有奇异功能的器具。
她缓缓退后,动作轻盈得像一只夜行的猫。
没有丝毫犹豫,她迅速将几件随身物品打成一个小小的包袱,又从枕下摸出一柄薄如蝉翼的短刀藏入袖中。
她瞥了一眼床上整齐的被褥,仿佛自己从未躺下过。
走到门边,她没有开门,而是侧耳贴在墙上,静静聆听。
院中的人还在低声讨论着如何“请”她出去,言语间已经带上了几分不耐烦和强制的意味。
柳如烟转身,目光落在房间角落一个不起眼的杂物堆上。
她悄无声息地挪开一口破旧的木箱,下面竟是一个早已被尘土掩盖的地窖入口。
这是她入住时便发现的,医馆的老大夫说早已废弃,她却暗自记了下来。
掀开沉重的木板,一股霉味扑面而来,她没有迟疑,矮身钻了进去,又轻轻将木板归位。
地窖的另一端通往后院的枯井。
当她从井壁的暗道中攀出,重新呼吸到清冷的空气时,前院的喧哗声恰好大了起来,夹杂着房门被撞开的巨响。
她没有回头,身影一闪,便消失在小镇深沉的夜色里。
次日清晨,河边的薄雾尚未散尽,早起打水的镇民发现,最大的一块青石板上,用湿润的泥土写着一行娟秀的小字:“我也会失眠,也会怕黑。”
字迹很快就在晨光中被晒干,变得模糊不清,但看到它的人却都记住了。
消息像长了翅膀,飞快地传遍了四方。
那些寻她的人恼羞成怒,觉得受到了愚弄;一些好事者则当成笑谈,四处传播。
而更多沉默的大多数,在听到这句话时,却陷入了长久的思索。
那个传说中能与大地通灵的奇女子,原来也和他们一样,有着凡人的脆弱和恐惧。
这则消息,也传到了千里之外的一座新学堂里。
楚瑶站在讲台前,台下坐满了求知若渴的年轻学子。
他们是这片土地上最新的一代,眼中闪烁着与旧时代截然不同的光芒。
今天,是她受邀开讲的第一天。
学堂里静得能听见窗外风拂过竹叶的沙沙声。
一个面容稚嫩却眼神坚毅的学子站了起来,恭敬地行了一礼:“楚瑶先生,我们读过您早年的文章,您说‘人当有不愿’。可何为不愿,何又为正确的不愿?若人人皆凭己心说不,天下岂不大乱?”
这个问题一出,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楚瑶身上。
这是个根本性的问题,也是一个最难回答的问题。
楚瑶看着他,清澈的目光仿佛穿透了时光,望向了遥远的过去。
她久久没有说话,整个学堂的气氛变得有些凝重。
就在众人以为她不会回答时,她终于开口了,声音不大,却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