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4章 火熄之后怎么活  铁骨兵锋:晚唐乱世鏖战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14章 火熄之后怎么活 (第2/3页)

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我问你一个问题。十年前,有人用刀架在你父亲的脖子上,逼你对他笑,你不想笑,但你笑了。那是身不由己。”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全场,继续说道:“今天,再没有人逼你了,你的父亲就在你面前,他为你做了你最爱吃的饭菜,你心中感动,想要对他笑,却发现自己笑不出来。为什么?”

    学子愣住了。

    楚瑶的声音带上了一丝悲凉:“这十年,没有人逼你笑,可你为什么,还是不会哭了?”

    全场死一般的寂静。

    那个提问的学子张了张嘴,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他的眼眶慢慢红了。

    许多学子的脸上,都露出了茫然、痛苦、继而沉思的神情。

    是啊,他们学会了反抗,学会了说不,却好像……忘记了如何去爱,如何去感受那些最本真的喜悦与悲伤。

    楚瑶没有再多说一个字。

    她对着众人微微颔首,转身走下讲台,拂袖而去。

    走在学堂外的溪边小径上,她从怀中取出最后一册随身携带的札记。

    那是她过去所有思想的结晶,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字。

    她曾视若珍宝。

    但现在,她看着札记,脸上露出一丝决绝。

    她一页一页,用力地将它撕碎。

    纸片如纷飞的白***,被风卷起,纷纷扬扬地落入清澈的溪流中。

    它们载着那些曾经的疑问、挣扎和答案,顺着水流,漂向未知的远方。

    旧的东西,该过去了。

    当楚瑶的诘问还在学子们心中回响时,在更南方的七座村庄里,张阿妹正被人群簇拥着。

    她有些不知所措,这个总是低着头在素花园里侍弄花草的女子,从未见过这等阵仗。

    七个村子的长老联袂而来,送上了一方由老槐木雕刻、用红绸包裹的金印。

    “阿妹,从今天起,你就是我们七村的‘共议会长’了。”为首的白发长老声音洪亮,“以后,大家的事,你来牵头,我们一起商量着办。”

    张阿妹连连摆手,脸涨得通红:“我……我不行的,我只会种花,我说不好话。”

    “正因为你只会种花,我们才选你。”长老笑道,“你的花园里,什么花都有,高高矮矮,红红紫紫,你从不强求它们长成一个样,它们反而开得最好。我们七个村子,就像你的花,我们不要一个发号施令的人,就要一个懂得如何让大家各自好好开花的人。”

    推辞不过,张阿妹最终还是收下了那方印信。

    但她没有将它带回家,而是转身走到村口那棵最老、最大的槐树下,找了一根结实的树杈,将红绸金印高高地挂了上去,所有人都能够看到。

    她转过身,对着所有村民,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说道:“这个印,今天挂在这里。如果哪一天,你们听到我说出‘你们听我的’这五个字,就请你们中的任何一个人,把它从树上取下来,狠狠地砸在我的头上。”

    村民们先是一愣,随即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和叫好声。

    当晚,喧嚣散去,张阿妹独自一人坐在她的素花园中。

    月光下,一朵昙花正悄然绽放,又在短短的瞬间里,缓缓凋谢。

    她看得有些痴了。

    “姐,你是不是不开心?”一个稚嫩的声音传来,是她的弟弟。

    他端着一碗热腾腾的汤圆,小心翼翼地走到她身边。

    张阿妹回过神,拉过弟弟,将他紧紧抱在怀里,头埋在他的小肩膀上。

    弟弟感觉到一丝湿润。

    “我只是害怕。”她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我害怕有一天,我会忘了,自己也曾经是个在人前不敢大声说话的小孩。”

    人间的悲欢离合,权力的交替更迭,在边境的风沙面前,都显得那么渺小。

    陈十一躺在床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