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19章 没人写的歌最好听  铁骨兵锋:晚唐乱世鏖战录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19章 没人写的歌最好听 (第1/3页)

    姜璃指尖的代码洪流因这意外的杂音而微微一滞。

    U,不是一个指令,不是一个变量,更像是一个无意义的、被遗忘的宇宙背景辐射。

    然而,就在这片由零和一构成的绝对理性之海中,任何非预期的字符都是一个奇点。

    她闭上双眼,神识如无形的潮水般蔓延,越过层层叠叠的逻辑门与防火墙,追溯那一声微弱却顽固的搏动。

    那并非天道运转的宏大节拍,也非天雷地火的狂暴鼓点,它更像是一个初学走路的孩童,跌跌撞撞,毫无章法,却固执地一次又一次地迈出脚步。

    神识最终锁定在了南境一个不起眼的山村,地底深处,一口废弃的古井中,一个锈迹斑斑的金属钟摆,正依靠着某种微弱的地脉能量,进行着断续而笨拙的摆动。

    每一次撞击井壁,都发出一声沉闷而失序的“心跳”。

    是谁留下的?

    又是为了什么?

    在这万物都被格式化的世界里,竟然还有人费尽心机,只为保留这样一道毫无用处的“错误”。

    姜璃的嘴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像是冰封千年的雪山裂开一道缝隙。

    “原来还有人,”她低声自语,声音在空旷的识海中回响,“记得怎么乱跳。”

    她收回神识,重新看向指尖那即将成型的终极病毒。

    它原本完美无瑕,是逻辑与毁灭的极致艺术。

    但现在,姜璃犹豫了。

    她抬起另一只手,魔纹沸腾的手臂轻轻拂过那段代码。

    刹那间,一段全新的、毫无规律可言的杂音编码被植入了病毒核心。

    它就像一滴墨落入清水,瞬间扰乱了原本的纯粹。

    这病毒不再完美,却多了一丝……生机。

    与此同时,楚瑶正站在上游村落的河岸边,眉头紧锁。

    她曾经投入河中的那些形状各异、承载着孩童们千奇百怪问题的漂流瓶,如今已经不见了踪影。

    取而代之的,是岸边码头上堆放得整整齐齐的标准化陶瓶。

    每一个瓶子都大小一致,釉色均匀,瓶身上用统一的字体刻着编号,瓶口用蜡封得严丝合缝。

    旁边立着一块木牌,上面赫然写着《漂流瓶回收及答疑章程》,末尾还盖着一个朱红色的官印——下游“答疑司”。

    她随手拿起一个,入手沉甸甸的,冰冷而规范。

    这不再是一个孩子天真的提问,而是一份递交给官方的、等待标准答案的卷宗。

    她甚至可以想象,下游那个所谓的“答疑司”里,正坐着一群面无表情的文吏,将所有“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问题,都归档在“格物科”下,然后用标准话术统一回复。

    愤怒像一团火苗在她胸中燃起。

    她转过身,看到村里的孩子们正排着队,小心翼翼地将写好的纸条塞进标准陶瓶里,动作虔诚得像是在参加某种神圣的仪式。

    “都停下!”楚瑶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孩子们齐刷刷地看向她。

    她从一个孩子手中拿过一个陶瓶,高高举起,然后猛地砸在岸边的岩石上。

    “啪”的一声脆响,完美的陶器四分五裂。

    孩子们发出一阵惊呼。

    “问题,不该漂得这么整齐。”楚瑶的声音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她蹲下身,捡起一块碎陶片,“它应该是粗糙的,是带着棱角的,是独一无二的。”她又从河边挖起一把五彩的软泥,将碎陶片混入其中,“它甚至不该只有一个答案。”

    在她的引导下,孩子们好奇地围了上来。

    他们学着她的样子,将那些标准化的陶瓶一个个砸碎,将碎片混入彩泥,开始捏造各种奇形怪状的东西。

    有的是长着三个脑袋的怪鸟,有的是咧着嘴哭的太阳,最终,在楚瑶的指点下,这些不成形的泥块都被塑造成了哨子,每一个哨子的气孔和形状都全凭兴致,毫无规律可言。

    “问题,有时候不需要回答。”楚瑶看着孩子们手中的杰作,微笑着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