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7、在俄国历练过的米哈伊尔 (第2/3页)
在跟这位剧院经理又聊上了一阵后,米哈伊尔便准备找人了解情况去了。
其实像负面新闻这种东西在巴黎并不少见,毕竟巴黎的文人们一个个说起来屁股其实都不太干净,但倘若像这样的新闻一连持续几天,那么有些东西便不难看出来。
而这些新闻发酵个几天后,负面影响也是实打实的,巴黎的正派人士们看到这样的新闻可谓是一个劲地摇头:
“到底什么样的人才能想得出将妓女当做主角?他究竟是有多么放荡?就算他天天都去那样的场合,为什么还非得把有些东西写出来?”
“他难道就没有一点廉耻心吗?这样的东西都写得出来,报纸上骂的真好。”
“这样的戏剧就算上映了我也绝不可能会去看的,还好并未放出。”
有些正派人士摇头的时候,那些已经渐渐熟悉了米哈伊尔的存在的巴黎人更多的还是惊讶:
“咦?这不是米哈伊尔先生吗?他又登上报纸了?”
“这次他又搞出什么大新闻了?他来巴黎后我对他真是越来越感兴趣了,一位毋庸置疑的天才!给他一个法国国籍吧!我愿意天天在报纸上看到他,关于他的新闻总是能让我感到惊讶,世间竟然还有这种人!
可惜报上一直没有公布他的地址,不然我非得亲自去拜访他不可。”
“是啊,我倒是想多在报纸上看一看他写的文章。不过这一次,咦?怎么全是一些批评的文章?而且米哈伊尔先生什么时候去写戏剧了?有这个时间他不如多写写!”
“报纸上这些人为何竟对一部未能上演的戏剧有着如此深仇大恨?不就是一次尝试吗?不过我倒是更想看看《八十天环游地球》的改编戏剧,就是改编难度应该很大。”
“不过以妓女为主角的戏剧,我倒还真想看一看是个什么样子.”
事到如今,米哈伊尔在巴黎确实也是有忠实粉丝的人了,甚至说连崇拜者都有不少,毕竟真正的天才人物从来都不缺乏关注。
与此同时,一些人因为好奇或者是别的什么原因,确实已经对这部戏剧产生了不小的兴趣。
某种程度上,这些新闻也产生了一定的炒作效果,但只要审核这一关过不去,所有的这些关注最后都是无用的。
而就这样过去了几天后,当米哈伊尔经过打听和观察已经对有些事情有了些头绪的时候,让他稍微有点意外的是,他倒是先收到了一份邀约,一份来自巴黎文化界另一位大人物的邀约,即德尔菲娜·德·吉拉尔夫人。
简而言之,她是一位女性诗人和作家,同时也是巴黎的知名沙龙的主持者,而她的沙龙之所以知名一方面是因为她本人受到过良好的教育,素养极高,同时擅长交际,能让各类文人、政客自然而然地交流。
而另一方面,她的丈夫则是报业巨头《新闻报》的老板,因此出现在她沙龙上的文学作品有机会迅速刊登和传播。
这两方面一结合,她的沙龙自然便有很多人前来拜访,而无论是想要出头的新人还是想要挖掘新人的记者与出版商都会在这里出现,与此同时,由于沙龙的流行和她本人的交际圈,在这其中当然会有一些贵族以及政界人士出现。
而尽管《新闻报》这两天没少刊登一些关于米哈伊尔的负面新闻,但在邀请米哈伊尔前来的这封信中,对方无疑还是很客气的,甚至说某种意义上还想帮米哈伊尔一把:“您在这里结识到的一些人物或许会对您有一些帮助.”
尽管觉得有点微妙,但米哈伊尔想了想后还是同意了这份邀约。
或者说,他本来就有类似的打算,不过巴黎的文化沙龙实在是太多太多,而且往往还牵扯到一些政治派别之类的事情,就比如有人像雨果老师那样正在吃皇粮,有人则是更倾向于哪个哪个贵族哪个哪个派别,当然,还有像巴尔扎克这样一心一意只想搞钱和娶富婆的人。
总而言之,巴黎这个地方的情况还是太复杂了,以至于米哈伊尔的拜访进度一直都不算快。
而或许正是因为米哈伊尔的进度不够快,所以才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一定的误会。
至少对于《新闻报》以及其它一些直接受到影响的报纸来说确实是如此。
毕竟从明面上来说,米哈伊尔目前连载的以及所写的文章几乎全都是在《世纪报》上发表,而且他也并未跟其它家报纸怎么接触,那么这是不是就说明,他是《世纪报》的坚定支持者?
倘若真是这样,面对竞争对手旗下一位能创造巨大收益的作家,不批评他博得一些关注难道还要主动支持他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