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巴黎的豪杰们与演出(6k,为盟主箨小未成竿加更) (第2/3页)
,但不久之后,他的杠精体质发作,开始觉得魏特林的共产主义并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
在认识了蒲鲁东之后,他的思想便越来越趋近安那其主义。
至于他后来到底有多能杠,到底有多激进,就这么说吧,到了后来,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认为他们才是真正的共产主义者,说老马只是伪共产主义者,是打着共产主义旗号的国家主义者。
没错,就是那个老马,这哥们直接把老马的左籍给开了.
顺带一提,巴金这个笔名便来自巴枯宁和克鲁泡特金,由此也能看出安那其主义对于世界各地革命的深刻影响,毕竟就连那位学不成名的少年,早年信奉的也是安那其主义。
而在这年头的欧洲,安那其主义同样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可以说,老马的科学理论也正是在对安那其主义的批判中一步步深化的。
那么安那其主义是什么呢?
倘若用最简略的话来概括的话,安那其主义的主要内容便是无政府而有秩序。
这一思想可谓是历史悠久,其渊源能一直追溯到老子、庄子的思想和古希腊的斯多葛学派,至于这一思想为什么能够吸引到如此多的信徒,某种程度上是因为有些东西实在是显而易见,即政府便是不公,几乎没有不腐败的权力。
当然,这只是最简单的概括,真要严谨一点的话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因此米哈伊尔只是简单在脑海中想了一些东西,接着便继续跟这位俄国青年谈话。
而随着谈话即将走向结束,这位名为亚历山大的俄国青年的眼睛里突然闪过了一抹亮光,在犹豫了一阵后,他终究还是试探性地问道:“米哈伊尔先生,您有去拜访那位蒲鲁东先生的想法吗?我可以将你介绍过去”
米哈伊尔:“?”
听到这样的话,其实已经意识到了某些东西的米哈伊尔先是看了这位青年一眼,接着并未第一时间回话,而是稍稍思考了一阵。
毫无疑问,尽管安那其主义有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在这年头的法国,它肯定也有它先进的地方在,否则老马也不至于说跟蒲鲁东来往了好一阵子才慢慢走向了批判和决裂。
那么换句话说,愿意在这个时候接触像蒲鲁东这样的人,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你是一位激进分子和革命分子,而且通过这层关系,米哈伊尔之后想跟老马联系上那也是分分钟的事情,毕竟都是一个圈子里的人了,想不认识还真有点难。
另外说实话,被许多人称之为“安那其主义之父”的蒲鲁东这老哥人其实还不错,你可以说他的理论不太行,但他为人确实没有太大的毛病。
首先他是一个苦出身,父亲是一个农民,而他也为自己的庄稼汉祖先感到自豪,他曾经在跟一位以出身显贵而自傲的贵族的辩论中说道:
“我的十四代先人都是庄稼汉,请你给我哪怕只举出一个有这样高尚先人的家族来。”
但这样的出身,无疑意味着他得饱尝生活的辛酸,而在这样艰苦的生活中,他并未放弃自己,而是通过自学一步步成为了理论大家。
等到了1848年,当巴黎无产阶级的六月起义失败,统治集团开始进行血腥的镇压的时候,身为议员的他在议会里发表态度激烈的演说,猛烈抨击统治阶级指责他们对人民漠不关心。
就连已经跟他决裂的老马也十分称赞他的这次演说。
而由于他持续在报纸上发表激进的言论,在1849年时他因为他的报纸被判刑三年,但即便如此,在监禁初期他依旧坚持战斗,就比如他攻击当时还未称帝的拿破仑三世的政策模糊不清,他质问道:
“请你告诉我,总统先生,你是个什么人物:是男人,是女人,还是半阴阳人?是兽还是鱼?”
与此同时,他也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并没有通过向政府妥协亦或者利用自己的拥护者为自己牟利。
总而言之,米哈伊尔觉得认识一下对方也行,某种程度上也能提升一下米哈伊尔对于有些东西的了解,至于什么暴露了思想倾向之类的问题,米哈伊尔只能说一定程度上露就露吧,他总不可能在有些重要的地方违背自己的本心。
况且这可是在巴黎!比起其他人,光是认识一下蒲鲁东又算得了什么?
想到这里,米哈伊尔终于是在那位青年忐忑的注视中回道:“当然,我听说过这位尊敬的先生的名字,不过我接下来确实有很多事情要忙,等我有时间了我便会去拜访一下他。”
而听到这样的回复,这位青年也是一副容光焕发的模样,接着便情不自禁地说道:
“好!您的回复果然跟我想的一模一样!您就是这样的人米哈伊尔先生!”
米哈伊尔:“???”
你不妨把话说的明白一些,你觉得我是哪种人
只可惜这位激动的青年并未说的更细致一些,而是在又坐了一阵便向米哈伊尔告辞。
在临走的时候,这位青年依旧激动地握了握米哈伊尔的手,然后说道:“期待跟您的下次见面,我觉得我们一定会在有些地方再次相遇的!而如果您有什么加入组织或者创立组织的想法,也请您一定要给我一个机会.”
米哈伊尔:“.”
小伙子你有点危险啊.
“还有您的戏剧米哈伊尔先生,到时候我们一定会去捧场的!如果您需要有人帮您维持秩序亦或者是做一些别的事情,也请您尽管开口。”
在说完这些话后,这位神采奕奕的青年终于是离开了。
而他走后,米哈伊尔倒是又坐在椅子上思考了一阵自己目前的处境。
毫无疑问,随着他的名声越来越大,他的影响力和统战价值也在不断增长,要知道,在这年头,一位有着巨大声望的文学家真能在一定程度上充当文化界甚至是更多人的意见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