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百三十一章 弘历正式监国,雍正退居二线!(二合一)  家父雍正,我是乾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三百三十一章 弘历正式监国,雍正退居二线!(二合一) (第1/3页)

    翌日,雍正下旨,设军机处于宫中。

    同时,令怡亲王允祥、皇四子宝亲王弘历、张廷玉、马尔赛、蒋廷锡密办军需一切事宜。

    弘历听后到此旨,自然不意外,他只是感叹,这雍正设军机处到底是因为他的影响而提前了,且首批军机大臣里,也多了他和马尔赛。

    而首批军机大臣没有孙柱和隆科多,倒是不意外。

    孙柱近来的表现的确不出色。

    隆科多嘛,别看雍正对他依旧当舅舅一样敬重,但心里一直忌惮着他。

    主要是隆科多太高调,觉得雍正能当皇帝的首功,非他莫属,还经常对外这样宣扬。

    允礼和允禄没有进,也能理解。

    毕竟一个是病秧子,需要好好静养,一个能力还不够,在目前还有更靠谱宗室可用的时候,也就还不需要让允禄入军机处。

    何况,军机处的宗室也不宜太多。

    只是,让人意外的是,蒋廷锡竟进入了军机处。

    不过,如今的清王朝,能用的满臣的确不多。

    这是没办法的事,人口基数摆在那里。

    优秀的人才,自然是汉人更多。

    而越到后面,这种情况会越明显。

    等到清末,为大清延续国运的大臣,基本上都是以汉臣为主。

    弘历知道,蒋廷锡是有能力的,在任户部尚书期间,帮助雍正追补亏空,很有成绩。

    此人把汉人士绅逃税偷税的各种手段都告知给了雍正,让雍正在追补亏空上成效显著。

    可以说,蒋廷锡是靠出卖汉人士绅来获得雍正的信任的。

    当然,也可以说,蒋廷锡是靠背叛自己的阶级,而获得了皇帝的信任。

    弘历在来到隆宗门北侧时,就看见张廷玉正站在这里,而在向他见礼后,就对弘历说道:“臣奉旨领四爷去军机处。”

    “有劳。”

    弘历便跟着张廷玉进了一排坐北朝南的低矮屋子。

    弘历发现,这低矮屋子就挨着内务府库房和侍卫值房。

    而屋子内有四间贴有浅色墙纸的板屋,每间板屋都有炕床和桌凳,桌子上都放有笔墨纸砚和两白瓷帽筒。

    第一间稍大的板屋还有数张椅子与茶几。

    弘历在跟着张廷玉进来后,张廷玉就指着左侧第二间板屋,对弘历说:“四爷,这是您的值房。”

    弘历点了点头。

    “请四爷跟臣来!”

    张廷玉这时又开了口,同时,还推开了一道在军机处内的暗门。

    弘历讶然之余,就跟着张廷玉进入了这暗门。

    很快,他就发现,他进入了养心殿。

    “陛下的意思,以后军机大臣若有密事要奏,可直接走这暗门。”

    张廷玉解释道。

    弘历点首,且很快就在明间看见了雍正。

    雍正把张廷玉的奏折给了弘历:“这是张廷玉拟的军机处以后承旨办事的具体条例,你也看看,有没有要补充的。”

    “嗻!”

    弘历也就接了过来,看了一遍,而提了几个小意见,以表示有在认真思考。

    雍正听后便让张廷玉也说一说,张廷玉倒也赞成,而请旨这就去改。

    而随后,允祥、马尔赛、蒋廷锡来,雍正也是这样安排。

    弘历便明白,军机处日常如何运行,是由张廷玉来负责。

    且说,在雍正设军机处后不久,曾静、张熙两谋反的汉人士子被押解进了京。

    而接下来,雍正决定亲自审问曾静和张熙,几乎每天都发谕旨给曾静和张熙,讯问两人对许多事的看法。

    尤其是曾静。

    在华夷之别,在民心民生,在天命道统方面。

    雍正把曾静写的书里的话,一一摘录出来质问曾静,问他为何这样论述,这样论述的理由是什么。

    同时,雍正也拿许多反例,引出许多圣贤之话,来反驳曾静。

    曾静倒是非常配合。

    一面以“弥天重犯”自称,主动否定自己以前的言论。

    一面把自己的错误归咎于出生于穷乡僻壤,见识有限,而误认为吕留良的学问才是真学问,乃至觉得吕留良这样的大儒才该做皇帝。

    雍正因此更加有兴致,质问起曾静更多的问题来,还拿弘历给雍正阐述的矛盾论和实践论问曾静,问他对此怎么看,还问他觉得汉学之本是不是实事求是。

    曾静也不知道是求生心切,还是从决定造反开始,动机就是为了做官,做皇帝信任大官,实现士大夫几乎都有的一颗辅佐君王的抱负之心,皆高度赞誉雍正所问,迎合着雍正。

    在这期间,策棱和岳钟琪都收到了雍正任命他俩为带兵主将征讨准噶尔的谕旨。

    这让策棱和岳钟琪都很感动。

    岳钟琪感动的是,雍正依旧很信任他,愿意重用他,没有因为他是汉将,就不会再让他统兵。

    而策棱则是没想到,雍正也没有在这个时候选一位旗人做主将,而是愿意把北路的八旗兵交给他统帅。

    但同时,两人也觉得很意外。

    因为,按理,这种带来数万大军的统帅,无论如何,皇帝都是只愿意让旗人担任的。

    年羹尧虽然是汉人,但也是汉军旗的旗人,属于皇帝自己人。

    所以,两人也就颇为意外。

    不过,北路的策棱倒是何况从在京蒙古王公传回的信件中得知,他和岳钟琪能成为此次征讨准噶尔的主将,皆因为弘历举荐了他们两人。

    故而,在接下来,策棱和岳钟琪为商讨进军期间的配合事宜,而见面商议时,策棱就对岳钟琪说道:“我们俩能成为主将,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