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弘历正式监国,雍正退居二线!(二合一) (第2/3页)
因为四爷举荐了我们。”
岳钟琪听后更加意外,但同时也不由得把胸膛挺得更直了些。
毕竟,弘历信任他,比雍正信任他,无疑更加令人有安全感。
策棱也是一样,而神色凝重道:“四爷不愧是两代博格达汗看重的皇子,其胸襟气度,还有远见卓识皆出类拔萃。”
“这次科舍图没有被噶尔丹策零突袭成功,就是因为四爷提前往这里派了八旗诸营中最精锐的火器兵!”
策棱这么说后,岳钟琪立刻转头看向了他:“四爷保住了科舍图?”
策棱点头。
“我大清未来可期呀!”
岳钟琪为此不由得感慨了一句。
而噶尔丹策零不久后也从罗刹人伏伦斯基这里知道了策棱、岳钟琪分别成为北路、西路两军主帅,而向他征讨的消息。
策零为此不得不进一步收敛起了自己对雍正的轻蔑:“他居然没有用旗人为大将?”
伏伦斯基道:“可能他自己也清楚,他们旗人现在无人可用!”
策零懊恼地道:“这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居然愿意不用旗人!”
“他本来就很可能会不用旗人为大将。”
“你要知道,岳钟琪这么一个尼勘,都能被他任命为川陕总督,后又任命为抚远大将军。”
“为此,汉军旗的尼勘蔡珽都不满。”
伏伦斯基说了起来,且也同拉古金斯基一样,把汉人以尼勘代称。
策零则点了点头。
但策零依旧紧锁着眉头,而叹息说:“但这两人可不是简单之辈。”
“怕什么,你不是也打算,这次只是为教训喀尔喀,补充战马,清廷只要发兵来讨,就离开请和。”
“这两人即便不简单,也不影响你请和,继续积蓄力量。”
伏伦斯基回道。
策零道:“可早晚还是要打的!灭喀尔喀,南下入关,建立起更加强大的汗国,是我的夙愿,他爱新觉罗家能做到的事,我噶尔丹也能做到!”
伏伦斯基笑了笑:“您的雄心让我钦佩!”
策零则摆手道:“不说这些了,请和还是要请和的,请和之后,得尽量想办法让雍正换人。”
“我听说,马尔赛和傅尔丹在八旗中呼声最高,你替我传扬出去,就说我最怕这两人为主将,对什么策凌、岳钟琪反而不足惧!”
“若能成功,我必有重谢!”
策零为给伏伦斯基说起自己的要求来。
……
……
“准噶尔派使臣来请和了。”
“另外,据说这噶尔丹策零这次本不想请和,因为想到所派主将不是他所畏惧的马尔赛或傅尔丹,也就不想请和,但念起与我天朝在国力上的确有差距,而为保住众生太平,故还是来请和。”
“而现在,都在传言,噶尔丹策零最担心我天朝用马尔赛和傅尔丹,尤其是坊间旗人,因此觉得准噶尔最怕的还是满洲八旗!”
没多久,关内,山西巡抚石麟就从自己幕僚文人章廷珪这里,知道了策零请和的事,且因此兴奋不已。
这让觉罗出身的石麟听后非常兴奋:“看来,真正能震慑住宵小之辈的还是得我旗人,离了我旗人,边境才是真正的安宁不了!”
“中丞说的是。”
章廷珪赶忙附和起来。
石麟则感叹说:“可惜,今上现在是不愿意相信我旗人更能担当大任啊!而只肯听一些你们汉人中的一些无耻小人挑唆,宁停剃发易服之祖制,也要表明礼当从天子,而让今上可以由着性子去用人!”
章廷珪作为汉人,自然不敢言雍正之非。
他只是从袖中拿出一匿名帖子来,对石麟说:“这是底下人在夏县县学学宫西角门发现的两张匿名揭帖,还请中丞决定,是否要如实奏报于天子知道。”
石麟也就接过这匿名帖子来,且只见上面分别写满了,对眼下礼从天子的不满,以及对何为中国之主的论断。
……
……
“欲做中国之主,当停西北战事,而弃漠北之地,不纳夷狄禽兽为中国之民,而非不是为此穷兵黩武,苛待中国之民!”
“晚村先生所言华夷之别,本就以《春秋》而论,而圣人称夷者,亦是指楚国而言,谓僭王左衽,不知大伦,不习文教也!今天子若从中国礼,只当为中国主。”
“而从中国之礼,当恪守祖制,不能因有夷狄之志,而擅改中国之礼;祖宗既已改中国之俗为留辫马袖,自当守祖宗之风俗,方合忠孝之道!”
养心殿。
雍正看着石麟送上来的匿名揭帖,为此嘴唇抖动起来,拿着揭帖的手也颤抖个不停。
弘历恰巧在这时来向雍正请安,也就看见了这一幕,便不由得问道:“阿玛,您这是怎么了?”
“你自己看吧。”
“吕留良的信徒在为他喊冤呢,还在教朕怎么做中国之主呢。”
雍正把揭帖给了弘历。
弘历也就认真看了起来。
而在看后,弘历微微摇头。
他知道雍正为何怒不可遏了。
这些汉人士绅是真敢拿雍正想做中国之主的心理,为难雍正啊,竟然要雍正放弃对漠北喀尔喀的统治!
如此,岂不是干脆连东北老家也放弃算了,重新依靠长城沿线的要隘固守。
明显这些汉人士绅不敢直接为了曾静因吕留良思想谋反的事进言,便采取了匿名揭帖这种办法,来要求雍正。
对于这些汉人士绅为何这样要求雍正,弘历心里也透亮的很。
归根结底就是为了一个“钱”字。
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