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老外学诗词:水为啥从天上来?下雨? (第1/3页)
福利周第一周的活动可谓是相当成功的。
毕竟,有着长安城的《女帝大婚》珠玉在前,刮起了一阵盛唐风暴,让全世界都跟着复古唐风。
作为六朝古都的金陵城,在全网参与的情况下,彻底地激发了作为六朝古都的底蕴。
如果说长安城盛行的是唐制汉服的话,那么随着#开局一个碗#话题持续霸榜,金陵城的街头巷尾彻底陷入“洪武狂欢”。明制汉服的衣袂翻飞与AR特效的科技感交织,整座城市仿佛穿越回六百年前的明朝盛世。
明孝陵神道变身“帝王红毯”,游客们脚踩虚拟朱砂御道,AR特效在石像生旁投射出朱元璋的虚影,对路人发出灵魂拷问:“尔等今日讨到饭否?”
日均触发问答12万次!
夫子庙商圈惊现“乞丐皇帝”巡游方阵:大学生组团披麻袋、持竹竿,高喊“开局一个碗,结局一个国”,沿途向商家“化缘”,商家则戏谑回应:“赏洪武通宝一串!”当然了,实际上是分发的冰糖葫芦代金券。
老门东城墙下,外卖骑手们自发组织“黄袍接力赛”——将绣龙纹的明黄工服挂在电动车后座,每送一单便高呼“陛下圣旨到!”,顾客开门接餐时还能收到手写“免跪恩旨”小票。
金陵城的商家们也纷纷紧跟潮流,包子铺改名“洪武包子铺”推出“反腐馅”三丁包内夹辣椒彩蛋,咬到者获“清廉勋章”贴纸;奶茶店改名“奉天承运茶”,杯套印《大诰》节选,扫码可听AI朱元璋怒斥“贪杯误国”!
甚至连广场舞大妈都玩起了放《孤勇者》跳“洪武阵”;挥扫帚为“尚方宝剑”,队形变换“北伐蒙古”,领舞阿姨头戴纸板冕旒
金陵这边的地铁语音通报也在福利周期间把“下一站新街口”改为“下一站应天府”,配上朱元璋方言配音:“百官(乘客)准备上朝!”
当夕阳为明城墙镀上金边,整座城市的喧嚣化作一句魔性口号——“朕的江山(金陵),尔等玩得可尽兴?”
网络上关于明朝的相关书籍,如《明朝那些事儿》,《大诰》居然卖疯了,而视频网站上,明朝的相关影视剧集点击率播放量暴涨。
当然了,其他几座在计划之中的城市,此时此刻,倒是顾不上羡慕嫉妒了,而是在全力开始筹备。
迎接接下来的属于他们的福利周。
随着#开局一个碗#的热度持续发酵,第二周福利周正式拉开帷幕——“开封·《清明上河图》主题周”!
内容倒是和第一周有些相似,不过,不同的是,开封作为宋朝都城,这一次是全民穿越大宋。
游客穿宋制汉服参与,组成“商队”“仪仗队”,最终在清明上河园集结,无人机表演组成“大宋不夜城”字样。
每日直播问答主题也变成了如“苏轼vs柳永填词大赛”“包拯断案快问快答”等等。
到了第三周,开始拓展到了金陵-开封-长安联动,主打:名士风流,全民共赴“千年诗宴”!
金陵作为六朝胜地,十代古都,有着诸多的魏晋名士和大明的许多著名的文人墨客广为人知,而同样的开封作为大宋的都城,大宋崇文抑武,虽然是灭国祸根,但是却也因此而让大宋的文风鼎盛!
长安就更不用说了,大唐的精华所在。
金陵、开封、长安三城联动,诗词文化席卷全国,街头巷尾、线上线下,人人吟诗作对,仿佛穿越回那个“满城皆文人”的盛世。
随着三城联动进入高潮,“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