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牵一发(大章) (第2/3页)
哥。他们去对面吃门钉肉饼了,我让他们回来捎俩,省得跑一趟。”孙涛一边应着,一边快步往角落冰柜走,拉开柜门,一股冷气“呼”地涌出来,里头整整齐齐码着几排瓶装可乐。
孙涛拿了一瓶,用开瓶器“啪”一下撬开,把冒气泡的可乐递过去,笑着说:“李哥,我记得您说过,老外爱喝冷饮。前几天,我托关系进了些可乐,想着先试试水,没想到这刚开春,就有不少人买冷饮。
这瓶我请的,您尝尝。”
“谢了孙店长,那我就不客气了。”李哲接过可乐,凑到嘴边抿了一口。冰凉的液体顺着喉咙滑下去,清爽得人精神一振。
“不错,就是这个感觉。”
李哲把可乐瓶放柜台上,他看向孙涛,神色正经了些:“最近蔬菜店生意咋样?没遇到啥问题吧?”
孙涛收了笑,也认真起来:“李哥,您放心。这几个月营业额稳得很,没大浮动。”
李哲点点头,接着问:“那反季节蔬菜呢?客人有没有说菜价高的?”
“没有啊,咱不一直那个价嘛。”孙涛先被问的一头雾水,他打小就跟着父母在崇文门菜市场卖菜,略一思索,就猜到了什么:“李哥,育苗棚的蔬菜下来了?”问完,他掐着手指一算:“没错,也到日子了。”
李哲挑了挑眉:“你以前在崇文门菜市场的时候,也卖过育苗棚提前种的菜?”
“哪儿能啊!”孙涛摆了摆手,语气里带着点感慨,“那育苗棚提前移栽的菜,虽说没越冬反季节蔬菜那么稀罕,但量也少得很,一般都走特供渠道,直接送涉外餐厅和国营大饭店了,咱这种普通菜贩子根本拿不着货,市场上连影都见不着。”
这话正好跟长城酒店采购经理唐德民之前说的对上了。
李哲点点头,接着说:“长城酒店那边跟我说,四月下旬有批提前在育苗棚移栽的菜要上市,到时候市面上蔬菜量可能会多些。你觉得咱 365蔬菜店的菜价用不用调?”
孙涛低下头琢磨了会儿,手指头无意识地在裤腿上轻轻敲着,过了会儿抬起头,:“我觉得咱店四月菜价别调,五月再适当动一动就行。”
李哲本来盘算着,等育苗棚蔬菜上市,让几个蔬菜销售渠道一起降价。
这会儿听孙涛有不同想法,有点意外,跟着来了兴致:“你跟我仔细说说,为啥四月不用降?”
孙涛理了理思路,慢慢说:“李哥您听我分析啊。首先,按以前的行情,育苗棚的菜肯定先供涉外餐厅、国营餐厅,不会直接进菜市场。
餐厅那边就算进菜价降了,菜品价格也降不了多少——一方面餐厅成本不止蔬菜这一项,另一方面好多餐厅调价格特麻烦,得一层一层上报审批,有的图省事,不管菜价高低,成品菜就一直那价,压根不调。”
他顿了顿,接着说:“再一个,来咱店买菜的老外,他们买东西的地儿都固定,就那么几家涉外商店、蔬菜店。
咱只要盯着那几家竞争对手,等他们因为育苗棚蔬菜上市开始降价了,咱再跟着调,这样既能保利润,也不会丢客户。”
李哲听完,明白了,在孙涛看来,育苗棚的蔬菜不会首先供应菜市场,会有一定的延迟性。
孙涛父母就是卖菜的,他自己也是在崇文门菜市场长大,即便他自己没有卖过育苗棚的蔬菜,但听过见过的也比自己多,这方面他更有经验。
李哲心里有了主意,看着孙涛,语气诚恳:“成,你分析得在理。我今天过来就是给你提个醒,你是店里实际管事儿的,天天守在这儿,对市场的把握比我准,所以调不调价,你说了算。”
“李哥,谢谢您的信任!”孙涛一听这话,眼睛立马亮了,更有干劲了。
孙涛搓了搓手,像是突然想起啥重要事儿,又说:“李哥,还有个事儿想跟您说,是关于店里服务的。”
李哲拿起桌上的可乐又喝了口,点头:“你说。”
“就是送货上门的事儿,这几个月好多老外客户都跟我提过。”孙涛笑道:“您别看他们平时爱去健身房练,一个个看着力气大,可让他们拎着菜、提着油桶,就一脸不乐意,更别说买米买面这种沉东西了。有好几个常来的老外,都跟我抱怨,说咱店要是能送货上门就好了。”
他说着,偷偷瞅了瞅李哲的脸色,见没反对的意思,接着说:“李哥,我这阵子一直琢磨这事儿,还特意问了几个老客户的想法,我觉得能试试,说不定能多拉些客人。”
其实去年年底蔬菜店刚开业的时候,就有客户提过送货上门的需求,当时李哲也在。只是那时候他有俩顾虑,没同意。
现在孙涛又提,李哲就把这俩问题摆出来:“送货上门是个好想法,但有俩问题得解决。第一,外交公寓是涉外居住区,安保比普通小区严多了,外人不好随便进;
第二,来咱店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