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07章 新的开始  1988从蔬菜大棚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307章 新的开始 (第2/3页)

粥,一共放了八种食材,有点像腊八粥,有大枣、红豆、桂圆、莲子、百合、花生……食材丰富得很,味道肯定不一样。”

    陈淑萍听到这儿,突然一拍巴掌,像是想起了什么:“我记起来了!辉京前阵子跟我提过,说大嫂整天在家熬八宝粥,食材特别丰盛,刚开始喝的时候觉得特别好喝,结果大嫂天天做,他都喝腻了。

    这大半个月没喝,前两天又嚷嚷着要喝八宝粥,前儿个妈给他熬了一回,他还说不好喝,为这事我还揍了他一顿呢!”

    “没错,咱们这八宝粥罐头的方子,就是大嫂研发的。”李振国笑着说,

    “一开始她就是在家熬给家里人喝,后来家里人喝腻了,她又拿到四季青公司的食堂熬,让厂里的工人提意见,综合大家的口味改了好几回,味道是越来越好了,以后做成罐头肯定受欢迎。”

    陈淑萍话锋一转,想起了姐姐家的事:“对了,老二最近忙啥呢?昨儿个我姐过来串门,还说他有日子没找过婷婷了。”

    李振国说道:“他要忙的可太多了。四季青公司一直在扩规模,合作的种植户加起来有几百亩。

    好滋味罐头厂这边的事,他也得操心,生产线、产品质量都得盯着。

    而且他最近又要开餐厅分店,对了,他还打算开一家五百平米的大超市呢!”

    “超市?那是啥?”陈淑萍头一回听说这个词。

    “就是卖东西的地方,跟供销社、商场有点像,但客人能自己挑想要的,更方便。听说外国人买东西都去超市。他手底下这么多产业,能不忙吗?”李振国解释道。

    陈淑萍有些担忧:“老二又是开新餐厅,又是办超市的,摊子是不是铺得太大了?他就不怕赔钱吗?万一哪个生意做砸了,那损失可就大了。”

    李振国却一点都不担心,笑着说:“放心吧,老二心里有谱,他做啥事都想得周全,不会瞎折腾的。

    新开的餐厅和超市的底商都是他自己买的,就算到时候买卖没干成,底商还在那儿,租出去收租金,也是一笔稳定的收入,亏不了。”

    “妈呀,老二又买底商了?花了多少钱啊?”陈淑萍的声音陡然拔高,又赶紧压低,生怕吵醒外面的人。

    李振国伸出两根手指,神秘地笑了笑:“你猜?”

    陈淑萍试探着问:“两万?”

    李振国摇了摇头。

    陈淑萍心里一惊,又猜:“难道是……二十万?”

    李振国点了点头,陈淑萍惊讶得合不拢嘴:“这么多钱!这得挣多少年才能挣回来啊!”

    “你以为呢,那俩底商一个在亚运村,一个在西单,都是京城最繁华的地方,五百多平米的大底商,能便宜得了吗?”李振国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

    “老二有眼光,是托了朋友的关系才买到,一般人想买,也买不着。”

    陈淑萍叹了口气:“你说我姐也是瞎操心,老二去找婷婷,她担心俩孩子整天腻在一起出事;现在老二忙得没功夫去找婷婷,她又惦记着,生怕俩孩子感情淡了。”

    “年轻人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事要忙。”李振国说道,“婷婷忙着上学,老二忙着事业,俩人又不住在一起,见面少点也正常。

    你回头劝劝你姐,别管那么宽,让孩子们自己相处,他们心里有数。”

    “我才不稀罕说她呢。”陈淑萍撇了撇嘴,又想起了什么,“回头让我妈说说她,她最听我妈的话,我妈说一句,比我说十句都管用。”

    说完,她低头看着手里的钱,脸上又露出了笑容,“要是罐头厂真能像你说的这么好,干到年底,咱今年能存不少钱哩。”

    李振国看着妻子开心的样子,心里也暖洋洋的,他握住陈淑萍的手,信心十足地说:“媳妇,放心吧,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等咱们攒够了钱,就从这筒子楼里搬出去,买个大一点的房子,让你和妈、孩子都住得舒服点!”

    小胖子越来越大,一家四口住个一居室,却是有些不方便了。

    ……

    下午,亚运村北辰路 20号的底商里,处处是忙碌却有序的装修景象。

    地面的米白色墙砖已铺了大半,阳光透过窗外临时搭建的施工架,在砖面上投下细碎的光斑。

    陈永发穿着沾了些许白灰的工装,正站在东侧墙面旁指挥工人干活,他时不时抬手抹一把额角的汗,声音洪亮:“把那边的瓷砖保护膜贴上,对对,黏整齐了,别弄的歪七扭八。”

    东南角用轻质木板隔出了一间办公室和一个货仓,这两个区域暂未贴瓷砖,墙面只做了基础找平,露出浅灰色的水泥底色,角落里堆着几卷电线和未拆封的涂料桶,显然还未完工。

    小办公室里简单摆着一张掉了点漆的木桌,四把塑料椅靠墙放着,桌角立着一个军绿色的暖壶,旁边的铁皮柜上还贴着一张泛黄的报纸,用来遮挡柜面的划痕。

    李哲坐在办公室的木桌旁,面前放着一沓子单据,都是最近几天装修的用料和价格报表,每一笔费用都记录的很清楚。

    “咚咚……”外面传来敲门声。

    “请进。”李哲抬头,看见一个穿着藏蓝色中山装的男人站在门口,头发梳得一丝不苟,手里拎着个黑色的人造革包,神态有些拘谨。

    “李总您好,我是秦大伟,来面试的。”

    李哲起身做了个请坐的手势,指了指对面的椅子:“秦主任请坐,超市刚装修,到处都是灰,您多包涵。”

    秦大伟坐下时把包放在腿上,右手轻轻搭在包上,腰杆挺得笔直:“李总,我已经办理停薪留职了,‘主任’那称呼可不敢再用,您叫我老秦或者秦师傅都行。”

    他今年 35岁,眼角已经有了淡淡的细纹,说话时语速不快,每一句都透着谨慎。

    李哲拿起桌上的搪瓷茶壶,给秦大伟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