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化工的逻辑 (第3/3页)
降了25%了。
颜辉的定价是西卡原定价的55%,相当于,假设颜辉是55块钱,西卡原本100块钱,现在75块钱,依然比颜辉的价格高36%。此刻颜辉的毛利率是42%,西卡的毛利率还在100%左右,之前西卡的毛利率大概是160%。
如果颜辉产能翻倍,势必大幅度侵入西卡的份额,到时候西卡再降价,颜辉就真的头疼了。
综合这些事来看,当前贸然扩大恒辉的产能是没有意义的,只会遭到强烈的阻击,毕竟他已经不是刚开始的行业小透明了。一开始,颜辉可以靠低价和没名气这两个利好去获取客户,后来被了解之后,人家也能清楚颜辉的产能,就采取了一定的降价策略。现在大规模建车间,同行都会知道的。
就连罗博士所在的工厂,虽然产能比颜辉大一点,但是也默契地没有扩建。
聚氨酯胶水的市场就这么大,这可不是聚氨酯弹性体。
关于恒辉化工的事情,颜辉和陈剑沟通过很久。
与其再开一个车间,以至于让陈剑疲于两个车间之间奔波,不如稳定住现场的现金流和业务流,让陈剑团队把精力放在品控和研发上面。只有保持品控,才能逐渐建立品牌;只有继续研发,才能在下一阶段的竞争中取得优势。
化工行业利润率很高,但是只有头部能吃到,比如说汽车最常用的硅酮胶,这个东西因为工艺过于成熟,利润率也就是5%-10%,甚至有些小厂由于规模劣势,已经不赚钱了。
化工产品有个不成文的理论:规模每增加一倍,成本就降低5%-10%。因此,要想搞小而精的化工厂,就必须保持技术领先,不然没有利润。
在这里,不得不解释一下,很多人不理解为什么颜辉要去搞钢材,实际上越是暴利的东西越难把控,除非你能像西卡这类公司一样,走在人类的最前沿,那当然是想怎么吃就怎么吃。
今天的2025年,道理还是一样的。那些走在最前面的公司,利润率想要多高就可以搞多高,用高额的利润再去反哺研发,这才是巨头的风采。
(前文有读者不理解颜辉为什么不扩产,在这解释一下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