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2章 风控  兼程1995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172章 风控 (第3/3页)

询问道。

    “是的。”

    “那好,希望有机会能合作。”颜辉伸手,和廖经理主动握了握手。

    进来差不多半个多小时,颜辉就带着王拥军走了。

    出了工地的大门,周围一个人都没有,王拥军一脸佩服:“颜总,您果然是专业啊,我看那个廖经理的意思,对我们很有好感。”

    “这个标我们不投了,让给朱总他们。”颜辉头也没回,接着往前走。

    “啊?”王拥军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为啥啊?”

    “保函是单独放起来的,说明朱总看材料的时候,就没要保函,人家有这个关系,我们去掺和没意义了。”颜辉轻轻摇了摇头。

    “这样吗?那我们到时候是直接不来呢,还是提前释放点好意?”王拥军再次问道。

    “生意场上面子都是拿来搪塞的,不用提前说,我们不来就是了。”颜辉想了想,“最近帮我物色个行业内专业一点的人,最好是搞调查的好手。我们有必要成立一个风控小组了。”

    “啊?好。”

    颜辉有些话,并没有告诉王拥军。

    实际上,这个盘他看出了好几个问题。

    第一,下周就要招标钢材,但是工地并没有大型机械入驻,这和他的工地完全不一样。而且泉城马上要迎来雨季,这一个外地的开发商,这么多钢材放在哪里?要知道招标文件里清楚地写着把材料送到工地。

    第二,朱总看着势在必得,那为什么对自己的态度还这么好?真的是客套吗?

    第三,既然这家公司这么注重品牌合作和品牌形象,为什么不把最能证明实力的银行保函放在最上面?而且,自己问的时候,还说“什么保函”,这里就有点矛盾。

    第四,提供保函的银行颜辉没听过。

    资金保函的作用是:我作为银行我担保,如果这个项目方欠钱不还,我替他还。

    大概就是这个意思。

    可是,如果银行本身就是一个没听过的外地的地方银行,那么颜辉又如何敢信任?这可是价值800多万的钢材。

    这些东西,颜辉不能告诉王拥军,是因为担心王拥军把话传出去。他也不能确定这个项目有没有问题,只是觉得不那么靠谱。

    他早就不缺钱了,不至于为了这些利润和虚无飘渺的“以后会有很多盘”的大饼来冒险。

    这显然不符合风控模型。

    不管怎么说,风控团队的组建,也是势在必行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