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百废待兴 (第2/3页)
相比之下,东侯的地盘却越来越少,真到两军对垒,这心气就不一样。
陈谦业抓抓头发,感觉好像有点复杂:“那,那个龙鼎,咱们不管嘛?”
“想管,但无能为力啊,我们现在也打不进观沧城。”
李卿说到这里,才终于面露无奈地叹了口气。
但随即,借着龙鼎和碎玉人的话题,她又不禁想到了现在江城山上的那个人。
“裴夏呢?最近在做什么?”她问。
陈谦业没有派人专门去监视裴夏,但偶尔还是会挑个什么借口,派人上去瞅一眼。
提到这位新山主,陈谦业面色有些怪异:“在山上教书。”
“教……”
李卿也愣了一下:“教书?”
……
“人之初,性本善。”
“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
“教之道,贵以专。”
朗朗书声回响在望江楼前的广场上。
裴夏翘着二郎腿,坐在一个石雕狮子的脑袋上,手里攥着根狗尾巴草,一边听他们背书,一边转着圈晃荡。
严格来讲,对裴夏这个穿越者而言,三字经里有些东西他是不认可的。
但没事,九州认可就行。
至于其中还有些无法解释的典故和历史……诶,可以不解释。
偶尔有人问他“昔孟母”的孟母是谁,裴夏就说不知道。
反正裴夏自己也背不全,“此四方,应乎中”就是他的极限了。
咱们主要是领会精神,顺带认认字儿。
听着读书声,裴夏扫眼从他们身上望过去。
一个多月的时间,吃饱穿暖有劳作,人看上去就精神了许多,面色重归饱满,眼睛也开始有神。
包括那些“野生”的习性,也大多褪去了。
真要是劣根性,想要纠正修改,有时甚至需要几代人的努力。
但好在,秦州崩坏不是二百年,是二十年。
这就显出裴夏早前挑人时的眼光了。
自己能带着碗的,说明在最困难的时候,这些人也还知道工具的必要性,他们是聪明人。
能在这个乱世里带着孩子的,无论是从责任还是感情的角度,这些都是人性未泯的表现。
至于最后裴夏挑的最多的,是那些三十过五的人,这些人在脑力和体力上可能都不突出,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他们的少年时期是在还没有完全崩溃的秦州旧国,他们有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