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百废待兴 (第3/3页)
为正常人生活的经验。
“像模像样了。”裴夏自语道。
先营造出一个正常的环境,后续再添油似的慢慢增加人手,同化比规训总是容易的。
早晨的朗诵课不会持续太久,众人背到“应乎中”,裴夏就摆摆手,示意他们可以解散了。
一个月的时间,其实并没能做太多的事。
原先的杂役房马马虎虎算是重建起来了,外形丑陋,但起码能遮风避雨。
一排六个屋,一个屋五个人,把炕睡满正好够。
原先规划的田地更是长势喜人,虽然那些深埋的尸体可能还没有开始腐烂,但渗入泥土中的精华对于这些凡俗的粮食作物来说已经不是“肥力”那么简单了。
一个月的时间,那些稻谷就个个垂下了饱满的穗子。
虽然因为播种数量不多,最后打出来的斤两也就不过如此,但作为后续的稻种,却是绝对的优品。
可惜了,这江城山上死的炼头还是少了,这要是死上一万个,那都不敢想哦。
还有望江楼,作为如今山上除了寝宫之外,最豪华也最完整的建筑,裴夏是有计划要把它修缮起来的。
第一步,当然是清理干净,但是那天厮杀激烈,血水入木三分,整整一个月,到现在也没说完全弄干净,时不时还会从缝里抠出不知道哪位豪杰的肉丝儿。
总体来说,有了这三十个人的加入,江城山的重建是按下了快进的。
但不足之处仍然十分明显。
就说这个建房子吧,在废墟上修修补补都那么吃力,想要从零开始造点什么,几乎就不可能。
这一点就连裴夏也爱莫能助,像在长鲸门洞府那样搭几个木屋他还能行,但要给三十个甚至更多人,搭起食堂学舍之类,是根本指望不上一点,非得有正经木工瓦匠才行。
再说种地,炼头再好使,也不可能永远就圈这么一小块田,也不可能永远就只种稻谷,将来说不定还要豢养禽畜,这些看起来都是随手能干的事儿,但在秦州,还会干这些的人可不多。
那你要修房子,要种地,你得有工具吧?要是不说买,那就得有个正经铁匠。
再是头疼脑热的,最好有个大夫,将来人多了,除了三字经还要教人读书,那能有个先生就太好了。
就这些,还只是满足生活所需。
作为一个宗门的上层需要,那都是后话了。
得想办法弄点专业的人上山。
裴夏掉头,朝着远处正在练功的姜庶喊了一声:“船司开了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