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 2201章 书房议事  穿越古代:三个女人N台戏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 2201章 书房议事 (第1/3页)

    白湛一进门就嚷嚷,“饿死了!厨房有什么吃的?快些端来!”

    张法音转头看到几个大小伙子狼吞虎咽的模样,不由得皱着眉问道:“午间没用饭吗?”

    杜乔抬头,含糊地回答:“吃了,又饿了。”

    他的饭量本就不如白湛这些人,可见他们吃得香,自己也不由得多吃了两碗。

    再者,他从前一心扑到公务上,才糊弄着过日子。

    现在张法音来了,回了衙门就有热菜热饭,他又不傻,自然要好好享受。

    用过饭菜,一群人径直去了杜乔的书房,继续商议事务。

    他们今日并非真的去打猎,而是特意去乡下探查了红薯的种植和收获情况。

    太平县的红薯长势喜人,想来并州的情况会更“热闹”些。

    毕竟白隽和白家在并州周边的影响力更大,而且杜乔最初只有祝明月带来的几车红薯藤,白家在山西各地都有田庄,且提前培育了数年,头一年能提供的种苗更多,能影响的范围也更广。

    虽然最关键的那段时间里,白湛去了长安,但无论是白隽的书信,还是他留在并州的人手,都事无巨细地将红薯种植的相关情况告知了他。

    可书信说得再详细,也比不上亲眼所见来得实在。

    书房里,孙无咎浅抿一口茶,率先开口,他的想法激进些,提议道:“依我看,不如让山西和三州的百姓,尽数改种红薯!”

    无论是山西还是三州,都因为这几年的兵事影响,民间缺粮,百姓常常吃不饱饭。

    红薯产量极高,如果能将所有田地都种上红薯,哪怕只种一年,也能积累出大量口粮,极大缓解缺粮的困境。

    书房内只有三人,且都知晓红薯的底细。

    杜乔沉声道:“晓棠和祝娘子当初特意提醒过我,绝不能放弃其他粮食的种植。

    红薯产量虽高,可一旦遭了病殃,轻则减产,重则绝产,到时候该当如何?”

    百姓靠什么活命?

    不能把所有的宝,都压在红薯身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