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家国情怀 (第2/3页)
随着《义勇军进行曲》的旋律响起,国旗在夕阳想余辉中缓缓下落,护旗手的每一个动作都精准有力,饱含对国旗的敬畏。我与人们一起,自发肃立,保持肃静。当国旗最终平稳地落在护旗手手中,折叠成规整的菱形时,整个过程庄严得让人屏息,一种难以言喻的自豪感与使命感在心底翻涌。这面国旗,承载着无数先辈的牺牲,也象征着当下国家安宁与力量。
仪式结束后,人群久久未散。我感觉意犹未尽。这场短暂的降旗仪式,早已超越了我们来此打卡的意义。它象一次深刻的精神洗礼,让我真切感受到个体一国家的紧密联结。原来,对家国的热爱,从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亲眼见证国旗起落时,心中那份滚烫的共情与骄傲。
我与扬媚姑娘参加了天安门广场降国旗的仪式后,再折回天安门前,站在这人间天堂般的夜色里,观赏美丽风光。观赏夜景,是历史厚重感与现代光影的碰撞。而音乐喷泉的律动,则让这份视觉震撼多了一层听觉共鸣,两种体验叠加,让我们其实感受到“大国气象”的具体模样。
夜色里的天安门,城楼在暖黄色的灯光下象镀了一层金边,国徽与红旗的轮廓清晰而又庄重,仿佛能听见历史的回响。当音乐喷泉随旋律起伏,水柱时而舒展如丝绸,时而挺拔似利剑。灯光还会给水染上不同色彩。此时,再看对面的天安门,古老建筑与灵动水景相映,既有庄严肃穆的敬畏感,又有现代艺术带来的轻松愉悦,让我们忍不住放慢脚步,享受这份独属于这里宏大而细腻的风景。
为了保证按时回广州而不耽误工作,便与扬媚一起乘52次夜班公交车,再次来到标志着现代文明与古典文化完美结合的北京西站,预订火车票。夜色里的西站,古典外壳与现代内核结合在一起,既象气势恢弘的宫殿,又满是奔赴远方的人间烟火,是****与个体旅程的交汇点。
抬眼是仿古的屋顶与红色立柱,自带一种沉稳的仪式感,让我恍惚以为不是车站,更像一处地标建筑。低头看去,却满是拖着行李箱的行人,来去匆匆。在这里,既能感受到设计上对传统文化的敬畏,又能触摸到当代出行的便捷。这座车站作为北京的门户,让我感到它不可替代的份量。也让我切实体会到出发与抵达背后那些许许多多的故事。因没有到预售火车票的时间,售票员说要次日才开始预售四日的广州票,便只好回去等后面选时间再来一趟。
来此一趟,也没有白费功夫。一路上等扬媚给我讲沿路的几个著名景点。不过,她来北京一年多,也没有闲暇去观赏过。
位于西客站南边的莲花池公园,是一座以莲花池为主题的美丽公园,有“先有莲花池,后有北京城”的说法。园内种植荷花历史已有三千多年。
位于北京西站东侧的中华世纪坛,是北京纪念性建筑之一,建筑设计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