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六十四章 家国情怀  马伏山纪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二百六十四章 家国情怀 (第3/3页)

特,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元素,经常举办各种文化展览和艺术活动。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是这个第一个综合类军事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反映我们***军事斗争历程和人民军队建设成就的文物和实物等。

    中央广播电视塔,我北京地标式建筑,中国第三建筑高塔,世界第六高塔。塔上有238米的露天环形观景台,可360度俯瞰北京全景,夜景照明也十分漂亮,如同一个大灯笼挂在空中。

    位于西城区复兴门外的首都博物馆,是老北京民俗展览是常设展,最具地方特色,展示了老北京的风俗风情。

    从白天到夜晚,从近处到远处,这一天的游览与参观,有扬媚作为我免费导游,让我学到了不少历史文化知识,还特别的惬意与充实。

    一路转车,回到扬媚的住处,已经是亥时,夜色深深,奔波了一天,也有些累了,我们吃点零食,完成洗漱,对当天的圆满的出游活动进行了小结,就该休息了。她理解我与陌生人搭铺的难处,没有让我再去打扰那几位男士同事,就地睡沙发,很快就过了一夜,一点也没有打扰她疲倦后的香甜睡眠。当晚规划,准备次日去西站预订好广州火车票后再去参观颐和园。

    我们寅时就起床,在左家庄路边店吃点特色小吃后,辗转乘公交直奔西站买了我的广州票,安安心心开启了第二天的出游活动。来到颐和园,这里跟故宫一样,还是人山人海。

    踏上颐和园的青石路,才懂得何为“一座园子,半部清代史”的。昆明湖的碧波里,映着万寿山的层叠殿宇,十七孔桥的拱洞如琴键般排开,将天光云影揉进水中,随手一拍都是水墨丹青,如诗如画。

    长廊的彩绘会藏着最细腻的匠心,每一幅画都是一段典故。从三国风云到红楼梦境,指尖拂过廊柱,仿佛触摸到了百年前工匠的温度。那排云殿的琉璃瓦在阳光下泛着金光,台阶是哪个的青苔却默默诉说着岁月的沧桑——这里曾是皇家的极乐之地,见证过历史的风雨飘摇。

    走得越久,我越感觉这不止是“皇家园林”四个子。它是山水与建筑的完美对话,是繁华与落寞的时空交织。

    当我陶醉其间,流连忘返时,扬媚生气了,为一个简单的留影环节而生气。我们为一进园,总是找不到一个没有别人进入镜头的照相位置而犯愁。她说人多真是不方便,可我劝她说,换一个角度说,人多正说明我们来到了人人都心仪的风景中,不是更好吗?

    我们照完合影相,离开时回头眺望,夕阳为佛香阁镀上了金边,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真正的美,从不是精致的堆砌,而是让自然与人文,在时光里慢慢生长的韵味。

    我们在返回途中思考着第二天的行程,大概要拟定一个简要的规划,主要看扬姑娘的主见,她是我免费的导游,都来一年多了,比我熟悉得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