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6章 事功为主,首功为辅,非军功不袭爵,遴选主力装备,对齐颗粒度  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286章 事功为主,首功为辅,非军功不袭爵,遴选主力装备,对齐颗粒度 (第3/3页)

面把自己身上的礼服给扒了下来,迭好衣服放在地上,再摘下头冠,摆在其上。

    “是个识时务的。”朱由检暗自点头,心想这厮倒也未必没有培养的价值。

    “陛下,这魏忠贤……”正在拟诏的孙承宗突然开口,话说半句,还未离场的魏良卿耳朵竖起,整个身子都绷直了。

    “魏忠贤我还有用!”朱由检很直白地说道。他平时跟魏忠贤也差不多是这样说话的,跟这种老奸巨猾之辈,哪里有什么真情可言,不过是各取所需罢了。废他这些亲戚的爵位,朱由检事先跟魏忠贤说了,魏忠贤不敢有意见。

    朱由检很明白地告诉他:“爵位这种东西,不是你们家可以贪图的。你活着的时候没事,那如果你死了呢,到时候你的这些侄孙被言官群起而攻,你信朕会死保他们吗,还是到时候你的党羽还会站出来保你的子嗣,你是个聪明人,这些道理应该不用朕掰碎了跟你讲吧?!”

    这魏忠贤确实是有取死之道,朱由检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难道一时的权势真的能让人膨胀到这个地步么。按理来说,魏忠贤能够成为“九千岁”,就不是个傻子,但他又有什么底气去保证这种荣华富贵可以在他的家族延续下去?

    就算他混成了晚唐时期可以废立君主的权阉,问题是他已经老了啊,还能有多少年好活?他的这些亲戚有什么能耐,可以传承他的权势?要知道,权力传承是个世界性难题!

    谈笑间,废了一个国公,众勋贵一时之间有些沉默,他们怀疑皇帝这是不是在玩杀鸡儆猴的把戏,但倒阉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事情,所以大家也并没有出言阻止,要不是皇帝护着,他魏忠贤早就死了!

    朱由检自己并没有给外戚封爵,目前还活着的被封爵的外戚有:熹宗懿安皇后张氏之父太康伯张国纪,万历皇帝生母李太后之侄武清侯李诚铭。

    李诚铭就算了,懿安皇后还在呢,她那边的亲戚,皇帝也敢动?!

    外戚的爵位本就难以传承,不然也不至于到现在就剩两个了,并且也就有个名而无实权,众人觉得皇帝要把这些都清算掉,未免就有些不太近人情了。

    皇帝大义灭亲之举诚然可贵,但是现在可以废掉外戚,他们没有反对,改日皇帝又说他们子嗣没有军功或者军功不够,所以不能袭爵,这谁受得了?

    皇帝又没有明确立什么样的功劳可以继承,就算定了规则,以后难道就不会改了吗,如此一来,所谓的世袭罔替不就成了笑话?

    目前大明拥有世袭罔替爵位的勋贵有二十七家,包括新贵玄国公赵率教、东江伯毛文龙,但亲王有二十五位,郡王数量在二百六十位,涉及三十个藩国。

    会不会引起又一次靖难之役,大家谁都没有底,最好的办法就是别瞎折腾,反正现在的日子还过得去。

    最后,朱由检的第三条无人支持,只是剔除掉了魏忠贤一系的勋贵,无奈他只能搁置争议,让大家先讨论前两条。

    朱由检不甘失败,他威胁道:“你们各家的嫡长子孙都送到军中历练,不然别怪朕到时候卡你们的袭爵诰命和敕书!”

    这点大家还是很给他面子的,众勋贵齐声道:“臣等谨遵圣命,不负陛下厚望!”

    唉!朱由检抱着手臂生闷气,理智上来说,他不可能事事都能做成的,他的想法有可能是错的;也有可能是对的但不符合某些人的利益、没有足够的力量推行下去;再或者强行推下去,反倒惹出祸来。

    但他总觉得自己做这事没有私心,是为了大明的强盛,又不是为了他自己家,大家不支持他就是不理解他,他心中难免失落!

    众臣开始讨论皇帝提出的这两个命题,同时用眼角的余光偷偷去看皇帝,大家知道皇帝不开心,不过也习惯了,皇帝这样就是这样的,过两天他自己又会乐呵起来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