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四十六章 碧蝗归来,玄蝗之谜  西游:长生仙族从五行山喂猴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百四十六章 碧蝗归来,玄蝗之谜 (第1/3页)

    不知不觉,便是又两月光阴。

    院中落叶扫尽,初雪又至,日子便这样悄然过去。

    在这两月里,姜锦几乎未曾出门。

    再现身时,脚下架着的那朵白云,已不似初时的飘摇,稳了几分。

    那卷《医药》之法,在一家子共同参悟下,也已略窥门径。

    只是粗略修行了些,姜锦眉间便多了股草木气,温润而静,显是受益匪浅。

    至于余下部分,多与医术法门相关,家中这几个门外汉,也帮不上更多忙了。

    如今万事已备,余下的,只是将这盘棋,一步步走下去。

    按照家中安排,她须先去洛阳左近的老君山,随娘亲苦学医术,打牢根基。

    待得医术有成,再入长安那风云将起之地,悬壶济世,积些阴德功行。

    待时机一到,姜亮那边,也好名正言顺,为她谋那大市街的神位。

    临行那日,冬阳清朗。

    姜义未多叮嘱,只将一枚新绘的护符,小心放入她怀中。

    姜锦应声,眼角微红,却仍笑着,向阿爷阿婆深深一拜。

    再起身时,云从脚底生,托着那道纤影,缓缓升空,往洛阳去了。

    姜义立在院中,负手而望,直至那点云影,没入湛蓝天际。

    送走姜锦后,院中重又静了。

    风从屋檐下穿过,几片残叶在地上打着旋。

    姜义在原地站了片刻,直到肩头落了些许寒意,这才转身,打算回屋。

    方才迈步,脚下忽一滞。

    一股不弱的气息,突兀生于身侧。

    那气息来得无声,却并不带恶,只在半空轻轻悬着。

    他心头一凛,气机暗转,衣袖微鼓。

    然而那气息并不逼近,只是缓缓一落,落在他肩头。

    随即,一道陌生而又似曾相识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姜施主,别来无恙。”

    姜义眉梢轻挑,垂目看去。

    肩上不知何时,停了一只通体碧翠的小虫,形似蝗而质若玉。

    正是当年那只,得佛法点化、离村而去的碧蝗。

    他凝神细察,那股气息沉凝如渊,比当年不知强了几何。

    若细究,竟已与他自身不相上下。

    姜义心念微转,眉间闪过一丝似笑非笑的意色。

    也不知这小东西,是靠吞了多少同类的精元,才修到这般地步。

    那一丝戒备随风散去,他神情平复,语气仍淡。

    并未伸手去拂,只微微侧首,对肩上那只碧虫一颔首:

    “蝗大师。”

    语气平缓,却含三分敬意。

    片刻后,又淡淡问道:

    “大师此番归来,莫非那场灭蝗的大计,已然有成?”

    肩头碧蝗,两根细须轻轻一动。

    那声音再度响起,带着几分佛门的寂静,又掩不住锋芒:

    “冲到地面上的妖灾,都已解决了。”

    姜义何等心思,一听,便听出了弦外之音。

    “地上的妖灾,已了……”他缓声一转,“那就是说,地底的,还未结清?”

    “施主明鉴。”

    碧蝗的声音平平淡淡,听不出半分情绪。

    “贫僧本无灭祸之能。所凭的,不过施主所赐丹药之力。”

    “那药性在蝗群中一代代传衍,侵蚀其气血寿元,使其早衰早亡罢了。”

    姜义闻言,轻轻一点头。

    他记得当年,曾以禽鸟之目遥观,那铺天盖地的蝗潮,如何在数日之间,从盛旺如焰,到灰飞烟灭。

    那景象诡谲非常,至今想来,仍觉唏嘘。

    碧蝗又道:

    “如今,那药力已遍及群体。”

    “就连封印地底的玄蝗子本尊,怕也难以幸免。”

    说到这儿,声气微顿,似叹非叹:

    “只是……总有那几只血脉特异、修为深厚的妖蝗,寿元本就绵长。”

    “岁月之法虽蚀其根基,却难立时斩断其命。

    “它们,还能苟延些时日。”

    语毕,气息一缓,带上几分尘定之意:

    “这些,已非贫僧所职。此行之愿,至此已圆。”

    停了片刻,碧蝗的声音再次响起,平和中自有一丝出尘:

    “贫僧欲回浮屠山,随禅师潜修。”

    “今日路过贵地,不过是来向施主,道一声别。”

    姜义听着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