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一步两步望南方,顺藤摸到征伐地 (第3/3页)
层都进城了。
同时现汉和东蜀力量强大,不会像主时空那样,让西洋势力在其中作祟。土人反抗力量,比起现汉历史上那些高烈度“苍天已死”活动弱多了。
吕宋刘氏失国后,现汉则是对该地区彻底“霸道”压服。
现汉的“砂月”(砂拉越)藩国的国主,曾叙问汉家大儒:“土人起义算不算天心不谐?”
在南洋钻研霸道的那位周姓大儒给出了至理名言:“斩木为兵,齐声宣号者,人也;林中嗥啸者,人乎,兽哉?若为人嚎,亦为腐食进而狂病患也。”(翻译:就你们也配说天人相悖?地都不愿种,你们的病,不过是吃腐肉导致的。怎么能说是我们治理问题呢?)
砂月国内的汉民大族们,就这样接力好几代,帮土人们治疯病。实在是大善。
本岛土著去了海边拥抱了文明,大量进入水手行业,城市中下层服务业,族裔扩散到了环印度洋,但是千岛地区却是形成了独特的华语文化区。
现汉坚持“天心相和”的政治正确,让南洋中汉民比例稳步上升。儒家不会像“国际四大粮商”那样没下限。
除了失国的吕宋;海商们在吕宋是百无禁忌,人为制造粮食市场危机,制造化肥危机。这一切都因为吕宋在“王化”之外。
管仲用过经济战,但那是为了争霸。后果是齐国因此充满投机,管仲死后齐国就乱了。
对于“霸道”派系们来说,为了这藩属小国,放这样的大招谋取蝇头小利,是短视。这手段是要用在东蜀上。
…秦天依帮忙翻开书页…
宣冲目光瞅着杭府海面上,一艘艘大型货轮靠港。现汉现在几十年如一日的购买东蜀的牛奶,铁矿和煤矿了!
东蜀也是在打造战列舰,是有成品的钢铁;但现汉不仅仅不用东蜀钢制品,而且还封锁了控制区内所有的区域来用。哪个藩属国敢于进口东蜀的钢铁制品,就等着制裁吧。工商立国的东蜀现在面对一个矛盾,那就是自己炼铁是亏损,而卖铁矿由于品质高反而是赚钱的。
至于牛奶等畜牧产业!是单位劳动力少的高利润产业,但按照“单位土地”来说,产出价值最低。
大量的草场生产畜牧业所需的牧草。牧草经过牛这个肉料比最低的项目产出肉、奶。而且东蜀还不出口牛肉,仅仅对外开放奶市场。(奶制品是一种可以替代的产品。)
东蜀的大量耕地,没法调节成“耕战”最适合的状态。而这样状况已经持续很多年。
秦天依对此默认。并且表示这是南洋各方势力共同参与(这个协同,科举中是有考题的)。
宣冲默然不语:曾经自己是不在乎土地私有制,认为工业时代土地兼并已经无害!
但是见识到东蜀现在九成土地都是被不到千分之一的人所掌握后,则是明白现汉的那帮霸派们,“祸心包藏”的太大了。
现汉一直是鼓动东蜀进行大农场业发展。
宣冲再一次找到秦天依询问:“东蜀是没有礼法的吧。”
秦天依在得知宣冲想知道东蜀“土地私有制度”的情况后,缓缓道:“东蜀曾经是有坚持礼法的派系;而两百年前,这些东蜀的自然宗族们,遭遇市场波动后,全族提着裤腰带,甚至放弃一些族人,也都不会把地让走。但最终没有熬得住,土地最终被商会所控制。”
秦天依一字一顿的说道:“东蜀是商业立国。”
注:在现汉内,若是在农桑生产环节中,出现“化肥”“种子”波动,那是天人相悖。早在工业革命之前,汉家的官僚们在灾年时,就能以“囤积居奇”的名义,直接抄掉粮行业。现汉统治力度达到近代层次了,各大粮行、化肥经销商,都在官场大人物们“破家灭门”的威慑下。
这历史治乱循环五回了,现汉士大夫们殚精竭虑维系了足足四百多年了。
儒学话语体系中,产生了“天心相悖”,就已经是无能了;故意制造“天心相悖”就等同于妖人,一旦被扣上这个帽子,那是永世不得录用,且几代内都有污点。
“天心相悖”,宣冲一字一顿的默念这个概念,这也是科举要重点考的大项之一,肯定会有考一道题。
作为来自另一个历史时空的人,宣冲一直是对现汉内部朝臣们在“天心相悖”与“天心相合”上非常较劲,是看戏的心态;但是现在宣冲也开始认真了。
…跳跃回自己时代思路…
在秦天依帮助下,宣冲开始补充自己的理论:工业革命后,土地集中化可以集中生产效率。
但是如果把土地生产资料完全与人口剥离,沦落到极少数人手里,那么土地出产什么的战略,是与国家百分之九十以上人的利益无关的。那么就会被外部左右。
(秦天依作为后世人,是对美式大农场体系有着批判反思,因为这体系,让东方完整观察见证了地中海文明的国祚为什么那么短)
东蜀的农业战略,现在被现汉暗中在左右,这国完了!
宣冲:“颠陆的东蜀,的确是有被灭的理由!”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