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46章 大事件,下一城  四合院,傻柱:我这辈子父母双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46章 大事件,下一城 (第1/3页)

    八月初,北卡州,东大投资公司的办公室内,何耀祖接到了老爹打来的卫星电话。

    “耀祖。”

    “爸,您说。”何耀祖立刻放下手头文件,坐直了身体。他知道父亲很少直接通过这条线打给他。

    “我们在纽约的员工有多少?”

    “纽约?”何耀祖愣了一下,快速心算,“集团在纽约的直属和关联公司,加上君悦酒店的部分管理人员,常驻办公的……大概有七八百人。主要是金融、贸易和酒店管理团队。您问这个是?”

    “具体办公地点,是不是主要集中在世贸中心那座楼里?”何雨柱的声音听不出情绪。

    “对,世贸一号楼(北塔)租了整整三层,主要是投资公司和贸易公司的团队。其他地方零散有些办公室,但主力都在那儿。爸,是有什么问题吗?”何耀祖心里升起一股疑惑,父亲怎么会突然关心起这种具体的行政细节?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只能听到轻微的电流声。

    何耀祖甚至能想象出父亲在书房里的样子。

    “九月初,找个由头,组织一次大规模的团建或者培训。”何雨柱的声音再次响起,“时间就定在九月上旬,地点放在洛杉矶,或者西海岸任何一个远离纽约的地方。要求纽约世贸办公室的所有员工,包括行政和支持人员,都必须参加,一个不留。”

    “啊?全部?九月初?”何耀祖彻底懵了,“爸,这这太突然了!九月份正是第三季度末,业务非常繁忙的时候。而且这么大规模的异地活动,费用和协调都是问题,用什么理由?很多项目会受影响的!”

    他实在无法理解这个指令。

    黄河在北美虽然实力雄厚,但也没到可以把核心业务团队整个拉出去度假的程度。

    这不符合父亲一贯强调的效率原则。

    “理由你自己想。”何雨柱的语气没有丝毫松动,“可以是高级别战略研讨会,可以是全员技术培训,也可以是业绩达标奖励的豪华旅行。我不管你怎么编,我要看到的是结果:在九月第二旬之前,世贸中心那栋楼里,不能有我们任何一个员工在里面办公。”

    “九月十一日前?”何耀祖捕捉到了这个精确得诡异的时间点,心中的疑团更大了,“爸,到底出什么事了?是不是有什么我们没掌握的安全威胁?如果是这样,我们可以加强安保,或者向当地”

    “不要问原因。”何雨柱打断了他,语气罕见地带上了一丝严厉,“照我说的做。记住,动作要自然,可以适当让员工宣传出去,不能引起不必要的注意,尤其是不能引起FBI或者当地有关部门的警觉。就当成一次正常的公司活动来办。”

    何耀祖握着话筒,手心有些冒汗。

    他了解父亲,这种没头没尾、却又带着强制性的命令背后,必然有他无法言说,甚至无法理解的深意。

    这是一种基于绝对信任的服从。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了所有的疑问,咽了口唾沫润了润有些干的嗓子,回道:“我明白了,爸。我会尽快安排,确保在您要求的时间前,完成人员撤离。”

    “嗯,细节处理好,有困难直接联系你白叔。”何雨柱说完,便挂断了电话。

    何耀祖放下卫星电话,靠在椅背上,看着窗外北卡州晴朗的天空,心里却笼罩着一层迷雾。

    他揉了揉眉心,开始飞速思考如何完美地执行这个古怪的命令。

    几天后,一份名为“黄河集团北美千禧精英锻造计划”的通知,下发到了纽约世贸中心办公室所有员工的邮箱。

    通知宣称,为了提升团队凝聚力、应对未来挑战,集团将投入巨资,于九月五日至十五日,在加州洛杉矶及周边地区,举行一场为期十天的封闭式战略研讨与团队建设活动。

    活动内容包括顶尖商学院教授的课程、户外拓展、以及与西海岸科技界的交流。

    所有费用由集团承担,且参与情况将纳入年度绩效考核。

    通知一出,整个办公室先是哗然,随即沸腾。

    大多数人感到兴奋和期待,毕竟公费去加州参加这种高端活动是难得的福利。

    但也有少数负责关键项目的骨干感到为难,担心影响工作进度。

    何耀祖亲自召集管理层开会,强硬地统一了思想:“这是集团总部的战略决策,意义重大。所有项目为此次活动让路,必须全员参与,没有例外。手头的工作,能远程处理的远程处理,不能的,提前做好交接和预案。”

    同时,行政团队以极高的效率,包下了洛杉矶附近数家酒店的会议设施和客房,预订了航班,活动安排得滴水不漏。

    整个流程看起来就像是一次筹划已久、慷慨大方的大型公司福利。

    九月初,黄河集团在纽约世贸中心的办公室开始变得空荡。

    员工们怀着度假般的心情,分批飞往西海岸。到了九月七日,最后一批员工也离开了大楼。

    偌大的办公区彻底静默下来,只有服务器还在机房里嗡嗡作响。

    当然,服务器里面的资料何耀祖已经通知IT部门备份完成,并送到君悦那边保存。

    给何耀祖打过电话后。

    何雨柱用卫星电话接通了白毅峰的线路。

    “老板。”白毅峰的声音传来,一如既往的沉稳。

    “老白,有件大事,我现在想知道你手里有没有那种业务顶尖、背景干净并且已经在北美加入相关部门的人。”何雨柱也没绕弯子。

    “人手么,有,需要什么方向的?”白毅峰问道。

    “现在有一个机会,不,应该是会有一件大事能让世界震动,也能让对手机构内部出现混乱和大量人员需求的机会。所以,我需要你挑选绝对可靠的人,提前做好万全准备。在那件事发生后,利用随之而来的混乱、恐慌以及对方情报安全机构必然出现的检讨、扩张和内部审查的间隙,让他们以平民英雄或者极具专业素养的应聘者身份,脱颖而出,顺势打入对方的核心部门,比如FBI、CIA,以及必然会加强的国土安全相关机构。”

    电话那头陷入了长达十几秒的沉默。

    白毅峰显然在消化这个极具冲击力和深远意义的指令。

    这不再是简单的情报搜集或商业竞争,而是着眼于未来十年、甚至更长时间的深度布局。

    “老板,我明白您的意思了。”白毅峰再开口时,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肃穆,“这需要最顶级的人,不仅能力要经得起最严苛的审查,心理素质更要超乎常人,还要有干净的教育背景、工作经历、社会关系,甚至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生活细节。”

    “有难度么?”

    “我会尽量选人,我想知道我还有多少时间准备。”

    “一个月左右吧,最好是纽约的人手。”

    “纽约么?我清楚了,过两天我给您答复。”

    “行,这个事的重要性你清楚,注意保密。”

    “我醒得。”

    两天后,白毅峰给何雨柱发来一份传真,他还不是很信任电子邮件,认为这种才是最安全的。

    何雨柱看过之后,选了三个人,对应三个重要部门,其他的人也没有淘汰,让他们想办法进入NYPD等部门。

    九月初,加州阳光依旧炽烈。

    在洛杉矶南部一处临海的度假村及相邻的会议中心内,黄河集团北美区的数百名员工正在进行所谓的“千禧精英锻造计划”。

    活动安排得满满当当,上午是来自知名商学院教授的宏观经济和战略管理课程,下午是团队协作的沙盘推演和户外拓展,晚上则是轻松的社交晚宴或小组讨论。

    碧海蓝天,椰林树影,加上公司全额承担的奢华食宿,让大多数员工沉浸在一种混合了学习与度假的愉悦氛围中。

    “公司这次真是大手笔啊!”一个来自纽约投资部的年轻分析师躺在泳池边的躺椅上,啜饮着果汁,对身边的同事感叹,“感觉像是提前把年终奖励发了。”

    “是啊,就是强度有点大,晚上小组讨论到十点。”同事附和道,但脸上并无多少抱怨,“不过能暂时逃离纽约那个快节奏的环境,也挺好。”

    少数负责紧迫项目的骨干,则被何耀祖特许,在度假村配备了高速网络和保密通讯设备的商务中心内,进行远程办公。虽然不如在纽约办公室方便,但基本业务并未停滞。

    何耀祖本人也穿梭于各个活动场地,与员工交谈,参与讨论,表现得如同一位关心员工、重视团队建设的开明领导者。

    只有在他独处时,眼神深处才会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

    他严格按照父亲的指令执行,确保了世贸中心办公室人去楼空,但他内心深处的疑团,并未随着加州的阳光而消散。

    与此同时,在纽约以及北美其他主要城市,一些看似与黄河集团毫无关联的男女,正过着他们平静而规律的生活。

    他们中有刚刚从知名法学院毕业、正在律所实习的华裔助理;有在IT公司担任网络安全工程师的技术专家;有在社区学院教授语言的教师;还有在金融机构做着初级分析员的白领。

    他们身份各异,背景干净,生活轨迹普通得不能再普通。

    他们彼此之间甚至互不相识,唯一的共同点是,他们都曾在某个时刻,接受过远超其表面职业所需的、极其严苛的技能训练,并且与一个代号为“渔夫”的男人——白毅峰,保持着单线的、绝对隐秘的联系。

    他们在等待,平静地等待,如同深海中的潜流,无声无息。

    时间悄然滑向九月十一日。

    这是一个星期二,纽约的天空湛蓝如洗,秋高气爽。

    在加州,黄河集团的员工们刚刚结束早餐,正准备前往会议中心,开始新一天的课程。

    然后,消息如同晴空霹雳,通过手机、电视、互联网,瞬间撕裂了度假村的宁静。

    “飞机撞上了世贸中心!”

    “我的天!是恐怖袭击!”

    “我们…我们的办公室…”

    惊愕、难以置信、恐慌,瞬间取代了之前的轻松气氛。

    员工们聚集在酒店大堂的电视机前,看着屏幕上那熟悉的双子塔浓烟滚滚、最终坍塌的画面,许多人捂住了嘴,眼中充满了震惊和后怕。

    如果他们此刻在纽约,在那栋楼里.

    何耀祖站在人群后方,看着屏幕上惨烈的景象,感觉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瞬间明白了父亲那看似荒谬的命令背后,是何等惊人的预判和深意。

    他用力握紧了拳头,才抑制住身体的轻微颤抖。

    他立刻意识到,作为最高负责人,他必须稳住局面。

    他快步走到临时搭建的讲台上,拿起麦克风,声音通过音响传遍整个大堂,带着沉痛和不容置疑的镇定:

    “各位同事,大家都看到了来自纽约的噩耗。这是一个巨大的悲剧。请允许我首先强调,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信息,我们黄河集团在纽约世贸中心办公室的所有同事,因为参加此次集团组织的活动,全部安全!没有一人身处事发地点!”

    这话如同定心丸,让骚动的人群稍微平静了一些,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强烈的劫后余生之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