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二章 斯大林震惊,苏援工业加码! (第2/3页)
白,连像样的国产汽车生产线都没有。
一场战役的辉煌胜利,改变不了他们一穷二白的本质。
依靠缴获几艘美国军舰和轻武器,能建立起挑战我们苏维埃联盟的军事机器吗?
简直是天方夜谭。
相反,让他们在远东顶在前面,承受美国的怒火和资源消耗,持续地给美帝国主义放血……
这难道不是最符合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核心战略利益的局面吗?
一个强大到足以威胁美国东亚利益、却又在根本上依赖我们的工业和军事援助的中国,将成为我们在东方最理想的战略屏障和牵制力量。
我们需要这样的一个盟友,一个能牢牢吸引并拖住美国大量军事经济资源的远东支点。”
斯大林想了想,冷静的分析道。
他精辟的剖析,像一道强光照亮了房间,也驱散了众人心中因中国军力突然爆发而可能产生的一丝隐忧。
“斯大林同志的战略眼光无比清晰!
既然中国将成为我们在远东对抗美帝国主义的强大支点,那么,加强这个支点的韧性和锋利度就至关重要。
而一支军队的灵魂,往往在于其最杰出的指挥官。
这个伍万里,在江陵一役展现出的,绝非仅仅是勇气和运气。
他对战役节奏的精确把控、核心目标的果决锁定、海陆空三军力量协同的魔鬼调度、以及在极端压力下毫不动摇的执行力……这些都闪耀着顶级军事天才的光芒!
这种能力,不仅仅能打赢一场战役,更能塑造一支军队的进攻精神和战术体系。
斯大林同志,我建议在朝鲜战争结束后,以最高苏维埃和苏联武装力量总参谋部的名义,正式邀请这位伍万里同志。
邀请他来我们苏联的伏龙芝军事学院或总参军事学院,担任高级教官。
时间嘛,三到五年为宜。
让他在那里开课,讲授他的战役思想、他的协同战术、他那种在绝境中寻找并撕开裂口的指挥艺术!
我相信,这不仅是对他在朝鲜功勋的最高认可,更能将这种宝贵的、被实战检验过的‘东方经验’,融入我们苏军未来的军事学说。
特别是针对复杂地形和跨军种联合作战方面,这将是极其有益的补充!
我们苏军的指挥员们,需要接触不同的战争智慧。”
朱可夫元帅闻言,当即建议道。
斯大林听着朱可夫的建议,缓缓地点着头,烟斗的烟雾在他脸庞周围缭绕。
对于吸纳优秀军事思想和人才,他向来有着实用主义的敏锐。
“朱可夫同志的建议很实际。
伏龙芝需要新鲜血液,需要实战淬炼出的真知灼见。
这个伍万里,有资格成为苏军的教官。
战后让他过来,授予他应有的荣誉和待遇。
莫洛托夫同志,这件事,由你和朱可夫同志协调外交部、国防部,提前做好准备。
战后第一时间发出正式邀请,规格要高。”
斯大林吩咐道。
“是,斯大林同志,我会立即着手提前安排。
不过说到战后……
斯大林同志,最新的情报显示,华盛顿方面正在通过多个中立国渠道,试图向中国传递明确的和谈信号。
美国政府内部,尤其是那些华尔街的财阀代言人对在朝鲜的持续巨大消耗和难以遏制的伤亡数字,已经感到极度不安。
江陵的惨败,第七舰队的覆灭和美二师的损失,如同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他们不想,或者说不敢,再承受另一个‘江陵’了。
他们现在最迫切的诉求,是体面地结束这场战争,减少损失,稳定国内情绪。
看来,美国人确实被打疼了,他们在寻求止损。”
外交部长莫洛托夫说道。
“美国人想结束?想止损?
把我们拖入这场代理人战争的泥潭,消耗了苏维埃那么多物资和专家。
现在眼看他们的走狗李承晚顶不住了,他们在远东的军事神话破灭了,就想拍拍屁股体面地抽身?
天底下没有这么便宜的事情!
不行!
必须让美国人在朝鲜流更多的血!
流到他们国内哀嚎遍野,流到他们的财政出现巨大窟窿,流到全世界都看清这个纸老虎的虚弱本质!
这才是符合苏维埃联盟最大利益的结果!
告诉中国方面,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看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付出的巨大牺牲和取得的辉煌胜利。
为了支援兄弟的中国人民和朝鲜人民彻底打败美帝国主义及其仆从军。
为了表彰他们在远东牵制并消耗美帝主力的伟大贡献。
为了帮助中国更快地建立起保卫和平的坚实力量……
苏联政府决定,立刻启动一项全面、大规模的对华工业技术援助计划!
我们将提供,大量基础重工业设备!
包括三座年产50万吨级的现代化平炉炼钢厂的全套设备图纸和技术转让。
援建五座大型机床厂,重点提供重型车床、铣床、镗床。
还有两座大型柴油机制造厂,用于船舶及机车用。
一座中型拖拉机厂,为中国农业和未来装甲车辆打基础的核心设备与技术专家;
另外,苏联会援助建设三座大型火力发电站,单机容量10万千瓦级及配套电网技术。
提供大型煤矿开采的现代化综采设备和技术。
帮助勘探并初步开发已探明的大庆油田,提供地质资料和早期钻采设备。
另外,接收3000名中国技术人员和工人赴苏联相关工厂、设计局进行为期两年以上的实地培训,费用由苏方承担。
此外,再提供一笔总额为5亿美元的长期低息工业设备专项贷款,用于支付上述设备和技术引进费用。
还款期,可延长至15-20年。”
这份清单,每一项都直指中国工业化的命脉,每一项都是苏联用数十年时间和巨大代价积累的核心技术资产,虽然相对苏联最新技术有所滞后。
比如关键核技术、最新火箭、喷气轰炸机等等都没给。
但对于几乎一穷二白的中国来说,无异于雪中送炭的“天降宝藏”。
斯大林停顿了一下,让这重磅清单的冲击力在众人心中沉淀。
然后,他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断和赤裸裸的诱惑道:
“而以上所有这些援助,所有的设备、所有的技术图纸、所有的人才培训、所有5亿美元的低息贷款,只要中国同志答应一个条件。
不能立刻与美国进行任何实质性和妥协性的谈判!
必须将战争持续下去,至少,直到我们在战场上,再成建制地、干净彻底地歼灭美国一个主力师!
只要达成这个全歼目标,只要美国再有一个整编师在朝鲜半岛被彻底抹去……
那么,上述清单中所有的工业援助项目,立刻生效!
所有的技术资料和核心设备,立刻启运!
所有的专家,立刻派出!
那5亿美元的贷款——本金无需偿还,利息也全免!
没有任何附加条件!
没有任何惩罚条款!
苏维埃联盟的友谊和援助,将完全、彻底、无偿地赠予英雄的中国人民!
这是一个‘纯赚’的协议,莫洛托夫同志!
你觉得,面对这样一个确保国家工业基础飞跃、而代价仅仅是继续痛打落水狗美国的方案……
中国方面会拒绝吗?”
斯大林说着,嘴角勾起一个冷冽而自信的弧度。
这是一个将地缘算计、工业技术杠杆和军事目标完美捆绑的阳谋。
它洞察了新中国对工业化的极度渴望,也捏准了此刻中国军队在胜利刺激下高昂的士气。
它许诺了一个光明的未来,而代价,仅仅是让美国人在朝鲜流更多的血。
这血流的越多,苏联在全局战略棋盘上的优势就越大,西欧的压力就越轻。
莫洛托夫镜片后的眼睛骤然亮起,如同精密的计算器瞬间得出了最优解。
他立刻挺直了腰板,声音带着一丝难以抑制的激动和敬佩道:“斯大林同志,这……这简直是天才的战略!
这是一个中国方面根本无法拒绝的方案,与他们渴望建立工业体系的根本国策完美契合。
而要求他们做的,只是延续他们已经在做并且做得很成功的事情——狠狠地打击美国人!
没有后顾之忧,只有纯粹的利益!
我敢断言,中国收到这份提议,只会感到巨大的鼓舞和诚意!
他们只会更加奋力地去寻找、去创造下一个‘江陵’,去成建制围歼下一个美国师!”
“那就立刻去办!
用最可靠的渠道,立刻将我们的‘援助计划’和‘附加条件’,完整地、清晰地传递给中国。
向中国同志表达我们对江陵大捷最热烈的祝贺和对继续作战最坚定的支持。
同时,命令我们在前线的军事顾问团,提供一切必要的情报和战术建议,协助志愿军……锁定下一个目标!
记住,美国人流的血,还远远不够!”
斯大林目光投向东方,斩钉截铁道。
“是!斯大林同志!”
莫洛托夫、朱可夫、布尔加宁、贝利亚四人几乎同时肃然应命道。
………………………………
与此同时,台岛,士林官邸的餐厅里
水晶吊灯洒下过于明亮的光,映照在锃亮的银器和景德镇细瓷餐具上。
老蒋坐在长桌上首,慢条斯理地夹起一筷子宁波雪菜黄鱼,仿佛在咀嚼某种坚硬的往事。
何应钦、陈诚、顾祝同、刘峙四人分坐两侧,脸上挂着精心调制的恭谨,眼底深处却藏着挥之不去的挫败感。
这顿突如其来的“家宴”,弥漫着一种刻意的怀旧与笼络的气息。
蒋青国沉默地坐在父亲右下手,眼神沉静。
蒋威国则显得有些心不在焉,指尖无意识地在桌布上划着看不见的线。
话题不可避免地滑向那座压在所有人心头的坟茔——徐蚌战场。
“悔不当初啊……”
何应钦放下汤匙,声音带着恰到好处的沉痛。
“倘若黄维兵团能再坚决些,邱清泉孙元良能戮力同心,碾庄圩也不至于……”
他摇着头,未尽之意是兵力调配的迟滞。
“敬之兄此言差矣……”
陈诚立即接口,面孔板正如石刻。
“关键在通讯不畅,指挥体系迭床架屋,命令传至兵团已失战机。
临阵换将,更是大忌。”
他意有所指地瞥了一眼对面的刘峙。
刘峙那张微胖的脸立刻涨红了:“辞修兄!
徐州剿总四十余万众,战线绵亘千里,杜聿明临危…哼,也并非全无建树!
若无长、锦二地接连陷落,牵动全局……”
他语速加快,急于洗刷“猪将军”的污名。
顾祝同连忙打圆场,声音低沉缓和:“光亭(杜聿明字)确是尽了心力,奈何天时地利皆不在我。
他们的土工作业、近迫攻坚,确出意料之外……”
他试图将失败归咎于敌军战术的诡异。
然而这却掩盖不了那场规模空前的大兵团决战里,国军从战略判断到战役协同、临阵决断的全面崩塌。
老蒋的筷子在碟沿轻轻一磕,清脆的声响让所有争论戛然而止。
他面无表情,眼神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面前那盘黄鱼上,仿佛那里凝固着八十万精锐的灰烬。
“不必再争了。
徐蚌之失,非一人之过,亦非一地之失。
归根结底,是战志!是精神!
将士无必死之心,统帅无必胜之念,空拥美械,不过徒耗粮饷!”
这番话像冰冷的鞭子抽在每个人脸上,何应钦等人纷纷低下头,诺诺称是,餐厅里只剩下压抑的咀嚼声和餐具轻碰的微响。
就在这沉滞的气氛几乎要凝固时,餐厅那厚重的橡木门被猛地推开。
侍从副官神色紧张地侧身让开,蒋鼎文脚步急促,甚至带着一丝踉跄闯了进来。
他额上沁着细密的汗珠,手里紧紧攥着一份薄薄的电报纸。
他完全无视了席间的礼仪和那些惊愕的目光,直接冲到老蒋面前,声音因激动而劈叉道:
“委座!朝鲜!江陵……惊天大变!”
刹那间,餐厅内死寂一片。
老蒋眉头紧锁,不悦之色溢于言表道:“铭三,何事如此失态?”
“江陵港!”
蒋鼎文深吸一口气,努力压下翻腾的气息,眼睛死死盯着手中的电报。
“对岸军队……打了一场我们做梦都不敢想的海陆大歼灭战!就在今天凌晨!”
他飞快地扫了一眼电文,语速急促地概括那个惊世骇俗的消息:
“其一,那个钢七总队的总队长伍万里,指挥其所谓‘钢七总队’并附新八军、朝九军,辅以海空之力,以奇袭强攻夺取江陵港核心炮台山要塞!
其二,他们利用炮台山上俘虏的大口径岸防重炮群,配合其海空兵力于港外协同夹击,美国海军第七舰队……确认已遭毁灭性打击!
旗舰‘无畏’号航空母舰被中共俘获!
主力战列舰‘华盛顿’号被其岸防巨炮击沉,另有多艘巡洋舰、驱逐舰沉没!
美国第七舰队建制……名存实亡!
其三,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