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04 坝坝宴的代表菜  我的饭馆通北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204 坝坝宴的代表菜 (第2/3页)

告知吴掌柜,倘得闲暇,不若与狄某同归。”

    前番订宴之时,吴掌柜说过欲往狄府的灶房一观,狄咏此来,正是践此约定。

    吴铭客气道:“不过小事一桩,何劳小官人亲临小店?”

    略一停顿,又说:“眼下正待筹备午市,待申时前后,再往贵府叨扰。”

    “幸而亲自走这一趟——”

    狄咏扬了扬手中菜单,笑容真挚,随即叠起,收进怀里,拱拱手道:“那便申时再会。”

    ……

    和买不起房的醉翁不同,老狄家的豪宅是赵官家赐的。

    皇祐五年二月,狄青平定侬智高之乱,大胜归朝。为嘉其功,赵祯难得硬气一回,力排众议,将他心目中的“朕之关张”擢升至枢密使的高位,并赐第敦教坊。

    敦教坊位于龙津桥以南御街以东,这一带少民居多官舍,虽地处外城,却是实打实的“贵胄大院”。

    赵祯最宠爱的温成皇后张氏(已逝世),其娘家人也曾获赐敦教坊的宅第,不少五服内的宗室子弟亦居住于此。

    吃过午饭,三老回家睡觉,吴铭则叫上小谢和二郎,闭了店门,由李二郎领路,向西出麦秸巷,沿御街过龙津桥往南,至车营务往东,过草场,顿觉气象一新。

    放眼望去,皆是高门大院,但见甲第星罗,比屋鳞次,栋宇密接,略无容隙。如果说麦秸巷属于老式住宅区,此间便是高档别墅区,莫说吴铭那套民居比不了,醉翁的家宅亦差之远矣。

    东京城里人口密集,商业氛围浓厚,这一路走来都闹哄哄的,吆喝之声不绝于耳。

    走进“高档别墅区”,瞬间清静许多,摊贩货郎虽也不少,却不高声叫卖,亦不侵占街道,皆按规矩于路边朱杈子下设摊,秩序井然。不时有牛车辘辘驶过,俱是青幄油壁的“豪车”。

    三人行至狄府,自报家门,门房显然早得到狄咏嘱咐,道一声“稍待”,立刻返身通报内院。

    过不多时,狄咏便随门房快步迎出。

    “吴掌柜!快快请进!”

    踏入朱漆兽环的府门,径往灶房而去。

    吴铭一边同狄咏闲聊,一边不着痕迹地打量府中环境,暗暗咋舌。

    好大一片宅院!

    青砖铺就的甬道宽阔得能容两驾马车并行,曲折回廊勾连起一座座高墙深院和数不清的飞檐斗拱。

    府中洁净明亮,焕然一新,全然看不出曾被水淹过,但细细观察,仍能发现翻新的痕迹,那簇新的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