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18 言出法随的灶王爷  我的饭馆通北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218 言出法随的灶王爷 (第3/3页)

进了仙家灶房,其惊状和铁牛一般无二。

    事实上,何双双心头的震撼远胜过昔日的张关索。

    正因她是庖厨,才更懂得这些“神器”的不凡之处。

    别的不说,单是谢清欢手里那把厨刀,她便眼馋得紧。

    更令她心潮澎湃的是,如此精绝的厨刀竟不止一把!

    且形制各异,最薄的那把,较之她特意请赵铁匠打造的那把对豆腐专用“宝具”,其锋利犹有过之而无不及!

    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她本以为自己的刀也未尝不利,但和吴掌柜一比,简直不值一提!

    怪不得吴记的千丝豆腐细如发丝,还有那雕得栩栩如生的莲花……

    又想起自己竟妄图同吴掌柜较量厨艺,只觉无地自容,当真不知天高地厚!

    越发觉得谢清欢所言不虚,此间种种岂是凡俗之物?吴掌柜或许真是灶王爷下凡!

    由此推论,吴掌柜的父母其实并非逝世,不过是凡间寿数耗尽,羽化而登仙罢了。

    一念及此,豁然开朗。

    吴铭哪里知晓她心中所想,见她盯着小谢手里的厨刀发呆,以为她眼馋现代刀具,于是笑道:“我已为二位定制两套刀具,明日便可送达。”

    定制是不可能定制的,订购还差不多。

    但宋代没有流水线,好刀都得请工匠定制,他这样说便于两人理解。

    何双双既惊又喜,心说吴掌柜出手当真阔绰,此等仙家神器说送便送,且不是一把,而是一套!

    “多谢吴掌柜!”

    她难抑兴奋之情,又觉受之有愧,她不过赠与吴掌柜区区五百贯拜师礼,哪及得上吴掌柜回礼之万一!

    “何厨娘不必客气。”

    吴铭摆摆手,既来吴记“上班”,刀具理应换新,宋代的厨刀远远达不到他的要求。

    话音刚落,李二郎忽然推门而入,激动道:“日食!日食出现了!”

    何双双和锦儿心头巨震,立刻随李二郎步出店外。

    谢清欢也下意识搁刀,抬脚欲走,忽又止步,抬眼瞄向师父。

    “去吧,瞧你那贼兮兮的样儿……”

    “多谢师父!”

    谢清欢立刻哒哒哒地跑出厨房。

    吴铭紧随其后。

    吴建军也起身欲往,陈萍横他一眼:“你干嘛去?你又看不见。”

    “看不见也可以凑凑热闹嘛!”

    “凑什么热闹,你就是想偷懒,我还不知道你?爸还在这儿干活呢,你可真好意思……”

    “别念了别念了,我不去总行了吧……”

    吴建军讪讪坐下,继续剥蒜。

    巳正时分,麦秸巷中却突然笼上暮色,烈日被逐步蚕食,只余一圈金边嵌在墨色圆盘上,投下一片阴影。

    热气陡散,凉风贴着巷陌窜过,惊得鸡鸣犬吠、小儿啼哭。

    本该充斥着叫卖和嬉闹的街巷,此刻却静得出奇,挑担的货郎僵住了脚步,赶车的车夫也攥紧了缰绳,互相追逐的孩童也尽皆躲回屋里,隔壁的乔母高声诵念佛偈。

    和现代人热衷观赏天文现象不同,宋人视日食为大凶之兆,又恰逢京师遭遇了一场数十年难得一见的大水,难免作出无端的联想。

    父母纷纷捂住自己小孩的眼睛,生怕看一眼便会沾染晦气。

    何双双和锦儿虽不至于此,却也只敢略略瞥一眼,心里惊骇得无以复加。

    若说适才是将信将疑,此时便再无疑虑。

    吴掌柜若非神仙下凡,岂能料事如神!

    何双双悄悄侧目看向吴掌柜,心底惊骇未消,眼中满是复杂的神色。

    吴掌柜分明近在咫尺,却又是如此遥不可及,这或许便是世上最遥远的距离……

    吴铭自然不会有迷信的想法,眯起眼抬头观看日食,今儿个也算是见证历史了。

    见日轮逐渐挣脱遮蔽,吴铭立刻收回目光,以免被阳光灼伤眼睛。

    不多时,金乌复又泼下万丈天光,热气重新洒落人间,叫卖和嬉闹亦重归街巷,转眼间,一切便已恢复如常。

    吴铭招呼小谢回厨房干活,接着带何双双师徒熟悉店内环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