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9 没有谁能挺直腰杆走出吴记 (第3/3页)
都想象不出。
狄咏唯一能做的,是每日多带些小酥肉给爹爹,只盼美食能稍解愁绪。
置办乔迁宴时分明是一派欢欣热闹的景象,这才过去二十天,狄府上下竟似换了天地,笼罩在一片肃穆沉闷之中。
狄咏的心情也日益沉重起来,唯有在吴记用饭时,才能暂时忘却这些烦心事。
是日,临近酉时,他一如既往地出了家门,径往麦秸巷而去。
相较大相国寺,狄府距吴记川饭要近得多,行不多时,吴记川饭的布招已遥遥在望。
远远地便看见门口排起长龙,还没开张哩,竟有如此多人排队等候,远胜以往!
狄咏加快脚步:“铁牛,今日生意怎的这般红火?”
张关索正在店外维持秩序,见是狄小官人,忙叉手唱个喏:“小店今日卖自助宴,不排号,坐满即止。”
“自助宴?”
“俺也说不清楚,门口贴有告示,小官人一看便知。”
狄咏大感新奇,立刻三步并作两步,走至门口浏览告示。
好个吴掌柜,竟又捣鼓出新花样来!
狄咏当即走至队尾排队,顺便数了数人数,不禁扬唇而笑。
来得正是时候!
厨房里,有中午的经验,何双双的操作越发熟练,无论是烹饪,还是对菜量的把控,都了然于心,有条不紊,同吴铭三人的配合也更加默契。
吴铭、李二郎和锦儿将做好的菜肴相继端出,张关索招呼客人进店,同时收取饭钱。
中午吃过自助的客人自不会再度光顾,尽管如此,晚上的客流量较之中午却只高不低,许多人是慕名而来,七十文不限量,光是这六个字,宣传效果便已拉满。
只不过,吴记川饭的容量就这么大,坐满后仍有不少客人无处落脚,只能道声抱歉,请对方明日再来。
不妨事,活动持续三天,总能吃到一回。
“诸位客官!中秋节后,小店将进行店面扩建和翻修,预计歇业十日,还望见谅!”
话音落地,如投石入水,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些个饕客自是恨不得吴掌柜十二时辰不歇,无论何时光顾,都有美食可吃。
一片抱怨声中,吴铭注意到,昔日最爱起哄的狄咏今天反倒安静得出奇。
再过三日,赵祯便会下诏罢免狄青。眼下的形势对老狄有多不利,吴铭用脚趾想也知道,狄咏虽不参与朝政,多少能听到些风声。
“小官人!”
他走上前去,叉手行个礼,并邀请狄咏“借一步说话”。
两人走至店外,吴铭直奔正题:“小官人可还记得中秋之约?”
狄咏笑道:“别的事未必记得,这事决计不会忘!我还等着吃吴掌柜的蹄花羹哩!”
“不止蹄花羹,还有中秋特色美食。假使令尊有意同来,最好挑个清静的时辰,记得提前半日知会一声,方便小店备菜。”
狄咏一愣,他原本没打算把这事告诉爹爹,吴掌柜这话点醒了他:小酥肉再香,哪比得过吴掌柜亲自操持的一桌宴席?
恰逢中秋佳节,理应阖家吃顿团圆饭,爹爹定然不会拒绝。
只是,以爹爹的身份,于这市井小店中用饭,只怕多有不便……
“吴掌柜可否再来寒舍掌一回灶?”
吴铭歉然道:“中秋不歇业,脱不开身。小官人若欲避人耳目,入夜后光顾也无不可。”
其实没这个必要,届时狄青已遭罢官,即便出入市井小店,也不会惹人非议,但有可能被路人围观,因此挑个饭点以外的时间来就行。
狄咏既意外又感动,拱手郑重道:“吴掌柜深情厚谊,狄某铭记于心!”
吴铭摆摆手:“小官人言重了!令尊捍卫疆土,慑服四夷,使我辈安享太平。大宋百姓谁不仰若长城?吴某虽是庖厨,亦对狄公心怀敬仰,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聊罢,返回店中。
众食客已吃得热火朝天,狄咏也忙不迭拿碗取食。
一块冰甜多汁的西瓜下肚,顿觉精神一震,心底似也泛起丝丝甜意。
美食果真最能抚慰人心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