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91【金兰契】  相国在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191【金兰契】 (第3/3页)

鸾抬起眼帘,望向徐知微的目光添了几分真诚的赞许:“敢问先生诊金几何?”

    徐知微摇头道:“不必了。小姐之症既源于心,我所开亦非峻猛之药,更承蒙沈家慷慨捐助济困药资,此次诊疾,便当全了这番仁心照应之义。”

    沈青鸾心知这是徐知微划下的界限,她并未立刻起身告辞,而是将药方仔细折好交给身后的芸儿,随后将手肘搁在桌沿,身体微微前倾,拉近与徐知微之间那无形的距离感,唇边漾开一抹柔和而略显亲近的笑意。

    “先生高义,不肯多收分文,青鸾感激在心。”

    沈青鸾微露仰慕之意,又带着几分好奇说道:“不知先生这般卓绝的岐黄之术,是师承哪方隐世高人?亦或是家学渊源深厚?青鸾见识浅薄,只觉先生之能,非常人所能及。”

    “我是杭州人氏,自幼父母双亡,跟随师父学习医术。济民堂是师父一生的心血,先前我在杭州济民堂坐诊,后奉师父之命来扬州磨砺自身,至于医术高低……”

    徐知微长睫微垂,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盖住瞬间的微澜,继而道:“医道浩渺,非一人一时之功。我所学不过是前人心血积累,再加上多年行迹四方,于病患实践中摸索所得。”

    沈青鸾并不意外徐知微话语中的回避,面上露出一丝理解的钦佩:“原来如此。先生天资卓绝,更难得是心怀苍生,将一身所学用于扶危济困,这份慈悲与大爱实乃苍生之福。说来先生别怪青鸾唐突,只因此次来诊,见先生年纪似乎与我相仿,却已立此济世之志,悬壶于陋巷之间,不免心生敬仰,更添几分同辈相交之心。”

    徐知微一怔。

    从记事开始,她便按照柳英的安排循规蹈矩,身边大多是黎丛这样的长辈,同龄好友一个也无。

    她发现自己并不抗拒沈青鸾的热切,反倒觉得有些新奇。

    沈青鸾敏锐地捕捉到她稍纵即逝的情绪变动,不露痕迹地展颜一笑,带着一丝俏皮地看向徐知微略显清瘦的脸颊:“先生自己也要多保重。我见先生劳碌半日亦不曾停歇,可也要记得歇息才是。”

    不等徐知微回答,沈青鸾便从芸儿手中接过一个白玉盒,推到徐知微面前:“这是我用秋日新采的桂花揉炼百花蜜做的蜜丸,里面只加了少许补气的参粉和麦冬,清甜软糯,每日含一两粒,最是润燥安神,养胃宁心,于先生这等劳神思虑之人正相宜。这是闺阁小物,并非诊金药物,先生可别推辞了,就当是我们同为女子,一份小小的体贴。”

    徐知微看着那温润如玉的盒子,又抬眸看向沈青鸾带着真挚笑意的脸。

    对方笑容明媚眼神清澈,关切之情并不似作伪。

    她可以分辨出沈青鸾笑容背后的试探仍在,但是那份想要拉近关系的努力,似乎也裹挟着几分真心。

    这让徐知微感到一阵陌生的无所适从。

    她早已习惯病患的感激与敬畏,习惯黎丛等人基于使命的拱卫,习惯柳英深如寒潭的谋算,却极少有同龄女子向她表达如此纯粹的亲近与关怀。

    默然片刻,徐知微终于没有坚决地推拒。

    她的声音比之前软化几分,带着一丝她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变化:“沈小姐有心了,多谢。”

    沈青鸾眼底的笑意更深,她适时地站起身,仪态万方地福了一礼,亲切地说道:“先生若在扬州有用得着沈家的地方,或是想买些不易得的药材,只管遣人来沈园或者广泰号总店递个话。”

    “好。沈小姐慢走。”

    徐知微起身送客,态度已不似初时那般纯粹的疏离。

    沈青鸾在丫鬟的陪伴下离开济民堂,内堂的门重新关上,将喧嚣彻底隔绝。

    徐知微独立于简朴的屋室之中,目光再次落回那只白玉盒上。

    以她的医术莫说闺阁女子所制蜜丸,便是再难得的奇药也不会太过惊讶,可不知为何心底涟漪渐起。

    良久,她缓缓抬手,指尖隔着空气虚抚过盒盖的纹路。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