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224【夜黑风高】  相国在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224【夜黑风高】 (第1/3页)

    太和二十年,三月十一。

    今日乃济民堂神医徐知微安葬之期,一大清早便有百姓自发来到济民堂外围凭吊,送那位天妒英才的年轻神医最后一程。

    薛淮身为府衙实际意义上的主官,原本不需亲至,但是为了表示对济民堂善举的褒扬,他仍然带着部属前往大明寺,此举自然赢得坊间的交口称赞。

    大明寺位于扬州城外西北郊,蜀岗中峰之上,北靠山塬南临瘦西湖,环境清幽风景雅致。

    一般而言,寺庙禁葬凡俗之人,顶多接受衣冠冢的形式,但徐知微仁医之名早已传遍淮扬,且此番薛淮亲自出面,大明寺的住持和尚自然不会拒绝,因而徐知微的下葬之处定在大明寺的西园。

    此处又名芳圃,园中古木参天,怪石嶙峋,池水潋滟,亭榭典雅,山中有湖,湖中有天下第五泉,端的可称风水宝地。

    庄严肃穆的安葬仪式之后,时间已至傍晚,薛淮在住持的盛情邀请之下,用了一顿清淡爽口的斋饭,随后便来到天王殿后的禅房歇息,明日一早再回府城。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

    “叶掌令。”

    禅房外传来江胜恭谨的声音,紧接着叶庆便推门而入。

    薛淮抬眼望去,只见素来稳重的靖安司掌令眉眼间显露出几分振奋之色。

    落座之后,叶庆开口说道:“薛大人,周遭已经布置好了。”

    “辛苦了。”

    薛淮亲自为他斟了一杯热茶,氤氲的雾气在昏黄的烛光下袅袅升起,驱散了几分禅房内的寒意,继而道:“叶兄,济民堂那边可有什么新的发现?”

    叶庆稍稍压低声音,专注地说道:“有了一些收获。我让人审查扬州济民堂这两年的账目,并且派人赴杭州请浙江掌令董兄协助,派遣暗探调查济民堂的善款来源和具体流向,果然发现极其隐秘且可疑的脉络。”

    薛淮目光微凝,正色道:“还请细说。”

    “好。”

    叶庆身体微微前倾,声音压得更低,确保只有两人可闻:“济民堂如今明面上的主要进项分为三部分,其一是他们自身药铺的收入和药田的产出,其二是各地官府拨给的少许款项,其三便是江南乡绅捐赠的善款。我通过比对名录发现,大部分乡绅的产业营生都和漕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薛淮的表情变得愈发严肃。

    叶庆继续说道:“除此之外,董掌令还告诉我一个极其重要的消息,他们追查到杭州济民堂有几笔来源极其神秘的大额善款。这些款项不走本地钱庄明账,而是通过一种极其古老的地下飞钱渠道汇入。这几笔银钱来自不同的名号,诸如友仁商号、利民粮栈和普惠布行之类。董掌令动用大量人手追查,竟发现这些名号皆是伪造,薛大人可知这些银钱的真正源头来自何处?”

    薛淮望着他炯炯有神的双眼,联想到方才他的话,便试探道:“莫非是漕运衙门?”

    “非也。”

    叶庆肃然道:“若董掌令提供的情报无误,济民堂所得的神秘善款竟然来自于漕帮!”

    薛淮皱起了眉头。

    他对漕帮这个民间组织自然不陌生,亦很清楚如今大燕漕帮的庞大体系,称一句“百万漕工衣食所系”并不为过。

    漕运衙门负责管理几千里运河的方方面面,然而朝廷不可能允许这个衙门无限制扩张,官吏的员额早已固定,而有限的人手根本无法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