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45章 讨好型人格  没点毛病谁学心理学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245章 讨好型人格 (第3/3页)

而以上这些特质,最后都能够凝聚成一个特点,那就是——‘迎合他人’!”

    “我们的来访者,她的人际沟通的显著特征,便是——‘迎合型’的沟通!”

    ……

    美国首位家庭治疗师【萨提亚】提出过五种沟通模式,被称为【萨提亚沟通模式】。

    根据统计学分析,以每种类型占据样本总数的百分比为顺序,从低到高排列,这五种沟通模式分别为:

    一、【打岔型】:占据约0.5%,这种人沟通经常避重就轻,喜欢转移话题以分散他人注意力,同时缺乏专注,难以深入交流。

    二、【一致型】:约占4.5%,这种人重视自我、他人和情境,能很容易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期待,同时尊重他人和环境。

    三、【超理智型】:约占15%,这种人日常压抑情感,逃避感受,往往过于关注情境,忽视了自己和他人的情感需求,导致情感的疏离。

    四、【指责型】:占人群的30%,这种人在沟通中倾向于攻击他人,只关注自己和环境,将责任推给他人,以避免面对自己的问题。

    五、【迎合型】:占人群的50%,这种人常常忽视自己的需求,只关注他人和环境,通过迎合他人来减轻压力。

    当然,因为环境和年代的关系,上个世纪的美国提出的理论在国内本土肯定有所不同。

    但每种沟通模式依旧可以作为模板,在分析他人的时候用以参考,大大提高对来访者进行个案化的效率。

    像陈捷,就相当贴合【迎合型沟通】的模板。

    ……

    南祝仁继续道:

    “根据萨提亚的理论,父母与孩子从小建立的紧密关系,会影响孩子长大后的交流方式,并且会影响今后孩子的生存姿态。”

    “同时由于翻译的问题,把‘迎合’换成‘讨好’也可以。”

    “因此,我们也可以通过这种沟通模式,去推测我的来访者的人格模式。如果用一种不那么学术的,更加贴合大家日常用语的说法的话。我们可以说这位来访者是——”

    南祝仁一字一顿道:“讨、好、型、人、格。”

    讨好型人格。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