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04 香!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104 香! (第2/3页)

更没有讥讽贬低,社会风气这种事情,沙洲市往前倒个十年,都是一个鸟样。

    原本丰邑县的人还想解释解释,但见张正东聊得爽快,也就直接放开了讲。

    “张主任,这一带很多村庄,小学都是不完整的,只能读到三年级。四年级就要换个大一点的小学,都是走读,近一点的娃……近一点的小孩,三五里路;远一点的,二十里路打不住。”

    “小学?”

    “嗯,小学。有十九所小学已经是破得不像样子,我们前几年组织了劳力,用的是泥砖先对付。可前几年活见鬼,不是刮风就是下雨,放以前能顶十几二十年的泥砖墙,一下子就塌了。我们要拉砖,也不容易啊,自己买太贵,批的话,排队一年多的小学到处都是……”

    没有诉苦,只是简单说一下情况。

    可即便只是简单说了一下情况,还是相当的惊人。

    张正东认真地听,他旁边放着一只录音机,有些不懂的地方,回头再记下来,然后问侄儿或者刘兄弟。

    话说刘兄弟在彭蠡县能吃上狗肉不?

    张叔叔的思绪开始发散,万幸一起过来下乡调研的人除了他,还有江口省的青少年发展基金会,还有沙洲市民政局,以及彭城市下辖区县的民政局……

    查漏补缺的工作,不需要张叔叔亲自来。

    他可是有秘书的人!

    毕竟是教育投资公司的副总经理,论级别,丰邑县的县太爷也就这样,只不过呢,企业是企业,两回事。

    沙洲市是高配,所以张叔叔来丰邑县的县太爷面前稍微有些出格的地方,那也不算什么。

    “……现在最大的难处,一是求学难,二是办学难。求学难,不仅仅是小孩难受,家里也难受,代课老师也难受,乡里县里的财政,更是难受。张主任,我也不是哭穷,是真没办法,拖欠的工资,最少都是两年,多的七八年了。也就是我们这里代课老师平时还务工或者打工,否则……”

    “……还有就是小孩有大有小,半大小子还好,那些七八岁的,甚至五六岁的,家里如果想要出去打工挣钱,就得把孩子留给老人带。年年出事,可是管不过来啊,地里不让荒着,可继续种,全靠老人,那也种不了几亩地。就算种了,也挣不了几个钱,填个书本费都难。现在周围一片,没有哪个学校是有校服的……”

    “张主任,我们听说您要来,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您盼来了。我们别的没有,只有态度,坚决配合您工作的态度,请您一定要相信我们丰邑县的诚意,绝对不会破坏这次……”

    “嗳,没必要。”

    抬手打断对方表决心要说的话,张正东摆摆手,“我说了不算的,这次下乡调研,评估都有标准,之后还有学校共建规模的谈判。不同规模就是不同级别,不同级别就是不同资金,不同资金就是不同协管方式。我没办法现在就给承诺,还是那句话,我说了不算。当然了,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的人说了也不算,两地民政局的人也只是协助工作,并不参与指导工作。最后管理上,教育局要不深度参与运营,那也是要谈的。不过有一点你们放心,学校肯定会建,只是规模大小,还没定。工程队也已经敲定了,到时候招收工地小工,就是从学校周围的村庄进行招工。”

    不算定心丸的定心丸,丰邑县的人明显松了口气。

    只是,规模大小到底是个什么,丰邑县很多人还不清楚。

    不过彭城市民政局的人倒是了解一些东西,比如说志愿者服务站,“张安教育”捐在彭城的这个志愿者服务站,那可不是随便找个房子挂个牌子就拉倒,硬件上就不是几千块钱的事情。

    空调、手机、座机、电脑、通勤车辆……

    是一整套的硬件,外加志愿者服务站的“勤工俭学岗”,这个“勤工俭学岗”,是由“张安教育”资助一部分在彭城市上大学的大学生,来充当客服、导游等等服务岗位。

    可不是说本地想让谁来就让谁来,协议签了,就要接受“张安教育”的监督。

    原本彭城市这边也不是没有人想着肉都烂锅里了,你能奈我何?

    结果两件事情就让那些心思活泛的人不得不重新评估,仔细掂量掂量。

    第一嘛,当然是张大安实名举报事件,直接让范文成这样一个大老板跟他靠山全部进去了。

    第二嘛,则是“张安健康”的关长生被打这个案子,重启后审理,已经开庭出了结果,原本屁事儿没有的人,有判两年的,有判一年的,最重的判了五年。

    正常来说判不了五年,可关长生当时眼睛都被打伤了,他自己觉得没事儿,结果看啥都有一个黑点儿,后来才知道是视网膜脱落。

    元旦之前,城东区给关长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