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156 张安学院  重生的我没有梦想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156 张安学院 (第2/3页)

助”,毫无疑问是个民办本科。

    不过跟别的民办本科招生模式不太一样,“张安学院”规模不是很大,主要专业就是集中在计算机、土木工程、交通物流,所以就是三系六专业十二到十八个班,大概就是六百个学生上下。

    其功能就是为了快速给“张安工业联盟”补充一线技术员工,所以在就业上,有相当几率入职学校的直接投资建设单位。

    去年来“张安教育”报名的一些学员家长,看中的就是其中一条宣传,那就是“张安教育”自筹资金,跟省内多个地级市本科院校谈判“民办公助”建设本科独立学院。

    这一部分学员的家庭,还达不到乡镇级“豪门”的地步,只能说有点儿钱,但长期没办法突破到更加有钱的地步。

    做点儿小生意,一年五六七八万的收入,或者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加起来总收入一年超过二十万,且长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

    把孩子送进体制里飞黄腾达呢,没那个能力;给孩子准备黄金万两去创业暴富呢,财力不足;指望孩子爆种考上京城最强两所高校呢,梦想太大。

    所以算了一笔账,这要是张教练真有能力搞个本科院校出来,那与其读个普通一本,倒不如直接跟张教练混算了。

    “张安学院”是寒假期间爆出来的,然后进入到了宣传阶段,只不过招生简章还没有特别明确,尤其是学费不低,一个学年怎么着也得五六万。

    四年下来二三十万开销还是有的。

    一般民办本科,两万多三万多的都有,十几万的也有,但玩法并不一样,像“张安学院”这种的,还是比较特殊。

    张大安没打算从统招的应届考生池中去捞人,每年几十万高考生,能让他随便捞的生源质量不可能太好。

    所以跟中吴市的谈判,主要是集中在“张安学院”今年如果就开学招生,那么今年同样要在中吴市投资一所新东圩港中学。

    这是硬性条件,不过有双向选择,也就是“张安教育”可以决定校址选择在哪里。

    换成别的教育公司,那毫无疑问市区的黄金地段,但市区的黄金地段不可能给太多,最后要花的钱会触碰警戒线。

    因此还是园林式的校区,只能是郊区。

    这一点,中吴市是很清楚的,所以本质上还是“招商引资”,让张大安掏钱,提前开发一部分城乡结合部或者郊区的偏远土地。

    有了新东圩港中学在中吴市,那么中吴市内部规划上,修路就能一路修过去,理由就相当充分了。

    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