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6章  人才呀!  华娱的盛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216章  人才呀! (第3/3页)

  “你得了吧!忘了去年我推荐的时候,你自己说的话了?万一要是我推荐了,结果他们赔了,难道要我赔钱给他们吗?问就是不要买、不推荐!”

    “哎呀,那时候人家不知道你还懂炒股和互联网嘛!到底能不能买?”

    “是你自己想买吧?”

    “哈哈哈……你真讨厌!是啊,怎么样,推荐吗?”

    “不推荐!炒美股,你那点钱还是算了,利润是有的,但现在已经算是站上高位了,都市值一百亿米刀啦!非要让我推荐,我更建议你把你手里的闲钱拢一拢,去买几间商铺更好些,去整层的买大楼也可以。不够的话,你们姐妹几个凑一凑嘛,关芝琳是个小富婆,你也有不少钱,梁泳琪最近也发了财!”

    “真的呀?最近房子跌好惨,你觉得还能起来?”

    “一定确定以及肯定能起来!”

    “你说的哦,买了如果赔了,你要赔给我!”

    “那拉倒吧!不推荐!”

    “哈哈哈哈!不要!你就要赔给我!”

    …………

    晚上包了个场。

    《泰坦尼克号》犹在热映,这次过来,看港港本地的报纸,几乎每天都有关于这部电影的各种报道——不止是宣传的问题,是这部电影的热映,带来的整个社会的反响都很强烈,于是各种新闻层出不穷。

    有些小年轻谈恋爱,都开始以对方是否愿意陪自己一起跳海,作为检验爱情真伪和浓淡的标准——简直胡扯至极!

    它在元旦那天登陆港港,迄今已经拿下高达5600多万港币的票房,已经无限逼近港港电影票房史上的两座高山,排名第二的《红番区》,历史票房5691万港币,来自程龙,1995年,和排名历史第一的《警察故事4之简单任务》,票房5752万港币,同样来自程龙,1996年,却仍有相当热度,至今热映不辍。

    想来超越程龙的两部巅峰之作,只在几日之内了。

    港港这边林见鹿的女朋友们早已全部去看过,几位老宾利已经活明白了,看电影归看电影,看过就算,但年轻人不行,梁泳琪早在春节期间就打电话纠缠,希望林见鹿能过来港港,陪她一起看一场。

    好像一起看这部电影,已经变成了某种程度上的海誓山盟。

    又胡扯至极——林见鹿女人一大把,要说喜欢是真喜欢,爱嘛,也是爱的,但是想让他陪某一个一起生死,那就太难了。

    但是也没办法,年轻的小女孩子,似乎总是爱把这种事情看得异常重要,那就抽出一点时间,陪她去浪漫一下喽。

    打电话让林希蕾给联系一下包场,到时间过去陪她看就是了。

    嗯,第二遍了。

    其实还有第三遍等着呢。

    苏惠伦说,她忍住了,一直到现在都还没有去看,就是要等林见鹿赶紧过来湾湾,陪她和陈舒华一起去看。

    没办法,看吧。

    二遍看,梁泳琪居然又一次哭得稀里哗啦,到最后看完了出来,感觉眼眶依然是红红的,林见鹿也是实在无法代入她的细腻情感——放映完了刚出放映厅,梁泳琪低头不语地只顾抱着林见鹿的胳膊,却在刚出门,迎面就碰到一个中年男人,而且很明显,那人就是直奔自己来的。

    林希蕾提前一步出来,刚才似乎跟他交流了几句什么,这个时候看到林见鹿出来了,就走回来,低声说:“是院线的老板,姓江,叫江智强,说想要跟你认识一下,希望能够做一些合作。”

    林见鹿微微愣了一下,然后很快就反应过来。

    拍拍梁泳琪的手,等她松开了,林见鹿快步迎过去,“江先生你好。”

    他态度相当谦恭,伸双手来握手,“林生好!我听下面人讲,是林希蕾小姐来订包场,行业内大家都知道,林小姐是您的私人助理。所以我就猜测,很可能是您要来看电影,就实在是忍不住,想要借这个机会,过来跟您认识一下,希望以后有合作的机会!”

    “好啊!有机会的话,我当然愿意跟江先生合作。”

    其实听过他的名字的,还不止一次——寰亚电影本身就是做发行的,发行占整个公司营业额的一半还多,反倒自己投资拍电影,只占一小半,做发行嘛,那当然对港港市面上的电影院线了若指掌。而江智强的院线,虽然是专门做外语片,尤其是好莱坞和欧洲片的,但偶尔市面上大热的港片,他也愿意腾出一两间影厅来放映,随行就市的赚几个不赚白不赚的钱,因此,彼此是有业务联系的。

    更不要提,据说这个江智强最近很有扩展业务的需求,大约是最近几年虽然港片持续下滑,但外语片反倒越来越热,他赚到了不少钱吧,因此就想要做一些电影拍摄方面的投资,之前就差一点接手了侯孝先那部《海上花》。

    所以,一个发了财、想要进电影行业来做投资的金主甲方。

    最多就是,他算半个电影内行而已。

    这还不简单——电影制作这一块儿,不要说现在,就算是港片巅峰期,本身也是有着相当的亏本风险,因此港港这边,从很早就形成了一家主投,几家公司跟着联合投资的生产惯例,用来规避蚀本风险,只不过跟投的资本,虽然分摊了大量风险,却只能分到一部分小钱罢了!

    之前洪金保想要压服林见鹿,让林见鹿去给他拍片,就提出过这个思路,意思是允许你的钱进来,但票房利润分成,就不能按照投资比例那么分。

    易地而论,强势的行业内企业,对待外来的资金入行,其实也无可厚非,这本就是很多行业内的惯例了——只不过林见鹿做人做事一向强势,他本人不接受这种合作模式,坚持要么不做,要做就必须以我为主的思路罢了。

    江智强如果想送钱进来,林见鹿是不排斥的,想必庄承和施楠生也会很欢迎——然而,出乎意料,简单交流几句,林见鹿正想说回头把他介绍给庄承,江智强却忽然说:“我知道林生是内地人,不知道林生对于内地的电影市场,是怎么看的?对于你我联手,去内地投资做院线,有没有什么想法?”

    林见鹿反倒讶然,“去内地做院线?”

    咦……你还别说,我还真是把这一条给忘了!

    最近实在是太忙、太累了。

    之前时候,去年十一月,在考虑从吴光政的九龙仓集团手里收购在内地的两座大楼的时候,林见鹿就想过这个事儿。

    内地正在搞电影体制改革,虽然还没落地,但想必等到那两座大楼都建成落地、投入使用的时候,这个改革就应该已经上路了,到那个时候,是大概率会允许出现私人院线了,那么反正两栋楼都是自己的,一家87.5%,一家51%,那就干脆各自划出一层来,砸点钱,在内地搞两座龙头影院。

    反正自家手里光影视公司都有好几家,每年是肯定不缺片源的。

    关键的是,后续二十年,将是国内地产行业蓬勃发展的二十年,自己没那个本事、也没那个精力去搞房地产开发,但是手里有钱,可着核心位置、地标级别的大楼到处买买买,就几乎是势在必行——搞院线,本身就是一个比较容易跟商业地产进行捆绑操作的事情,何乐而不为?

    “好啊!这个提议很好!”

    他稍微一想,搞院线也不是你说搞就搞的,虽然做电影院的技术含量,远不如电影拍摄对专业技术的要求高,但依然是有着清楚的内行与外行之分的,而江智强本人在港港运营院线多年,显然经验丰富,是绝对的内行。

    还是那句话,自己只擅长看大趋势,也只做大趋势上的投资,具体每一个行当的经营方面,就还是要交给专业人士才行!

    于是,越想越妙!

    如果自己要在内地搞电影院线,这位送上门来的江智强,绝对是个极好的合伙人,于是二次握手,“今天晚了,马上十点,明天,明天我请江先生你饮茶,我们详谈合作。我对去内地开设电影院线,很感兴趣。”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