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85章 恐怖片里笑出了声  都重生了谁还做演员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485章 恐怖片里笑出了声 (第1/3页)

    《头号玩家》的拍摄现场一片繁忙,洛珞却已心不在焉。

    他看着眼前,一道无形的系统界面悄然展开——那是S级任务“虚拟疆界的奠基者(阶段一)”的提示。

    任务名称冰冷而磅礴,洛珞的目光飞快的扫过要求与奖励,表面波澜不惊,内心却思索个不停。

    首先就是这个任务名称就很奇怪。

    “阶段一?”

    那是不是意味着后续还有“二、三、四”如果有的话又会是什么?

    更复杂的理论拓展,还是将“绿洲”从虚拟推向现实的终极挑战?任务描述中那“独创性理论模型”的要求,已暗示了这绝非一蹴而就的工程。

    这看似简单的任务背后埋藏连环陷阱,或许这“奠基者”之名,正预示着一段重塑虚拟疆界的苦旅。

    任务要求构建“真实感理论支点”,为“绿洲”底层逻辑注入灵魂——这不同以往的任务要求更让他有点摸不到头脑。

    “构建‘真实感理论支点’?”

    洛珞在心底反复咀嚼着这句话,眉头微蹙。

    这不像以往的任务——没有明确的指令,比如“拍完这场戏”或“在剧本游戏中解锁某个成就”。

    那些任务像一张张路线图,他只需按部就班地走。

    可这次,它模糊得像一团被水浸透的墨迹,只勾勒出几个关键词:“独创性理论模型”、“绿洲底层逻辑”、“融入核心设定”,还要“利用《闪灵》关卡的独特场景”。

    这任务的核心,似乎是想让他从零开始,为“绿洲”的虚拟世界铸造一块基石,一块能让它从银幕幻想跃入现实的基石。

    但如何下手?理论模型不是道具,不能像搭建布景那样用锤子和油漆拼凑出来。

    他闭上眼,思绪如潮水般翻涌。

    “绿洲”的核心设定在电影里早已铺陈:它是一个2070年的脑接驳虚拟宇宙,人们通过睡眠舱逃避资源枯竭的现实,沉浸于无限可能的狂欢中。

    钥匙挑战、彩蛋关卡,这些元素都是为了放大“真实感”——让玩家觉得“绿洲”比现实更鲜活。

    可系统任务要求的不是拍好这场戏,而是更深层的东西……洛珞的呼吸放缓了。

    如何在《闪灵》的恐怖试炼中,将理论无声融入?那鬼魅走廊与237房间,不只是电影彩蛋,现在成了他理论的试验场。

    他得设计一个模型,让“绿洲”的每个像素都呼吸真实感,比如玩家在血海中的脚感、恐惧的生理反馈,都必须源于某种数学与神经科学的融合。

    独创性……系统在逼他超越现有VR框架,或许要从量子纠缠或意识映射中寻找突破口。

    洛珞眼中闪过锐利的光——这任务不单是学术挑战,更是对“绿洲”未来的奠基。

    系统从不做无用功,这模糊的要求背后,藏着“绿洲”进化的钥匙。

    如果成功,电影里的“绿洲”或许能成为现实技术的蓝图;如果失败,它只能是银幕上的烟花。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杂念。

    电影的核心设定成了双刃剑:它让理论落地,却也限制自由。

    而奖励……洛珞的目光定格在那行描述上,困惑与好奇交织。

    它不像往常的积分或道具技能,却像一个“协议”——有点类似小梅的AI核心?

    如果按照之前的经验,洛珞推测这奖励协议呢可能也是一个现成的“智能框架”,直接嵌入“绿洲”底层,无需他从零编码。

    就像小梅一样,开机即用,自学习、自适应。

    系统在暗示什么?或许是省去他研发的苦工,但奖励背后的具体“协议”又是什么——是某种更高等的AI契约,能自动优化“真实感”模型?洛珞的指尖微颤,兴奋与警惕并存。

    如果真能如此,这协议就是一把钥匙,解锁了“绿洲”进化的捷径,省去他多少研究的苦功。

    片场远处,宋慧的指挥声穿透嘈杂,将洛珞拉回现实。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翻腾的思绪。

    任务的名号“虚拟疆界的奠基者”在脑中回响——系统在召唤他构建新世界的基石,而阶段一只是起点。

    洛珞的嘴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