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9章 这是一场数论界的狂欢【二合一】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109章 这是一场数论界的狂欢【二合一】 (第3/3页)

    燕大这边的联合技术实验室,项目成员主要来自学校其中几个相关学院优秀人才。

    最低学历都是博士生在读。

    单属他是例外。

    而黄运良和许崇兴,则为主要负责人。

    需和空间技术研究院等多个机构对接工作,受工程设计师孙稼栋院士的领导。

    还值得一提的是,姚伟泽同样在第二小组。

    很快待姚伟泽说完返回自己的座位,继续进行多路径抑制算法的开发工作。

    徐铭和郭昊强则继续研究核心文件,确定目前算法的方向和进度。

    如此也好早点熟悉,能更快融入进项目。

    主要北斗二号实验卫星,为今年四月份发射,联合技术实验室的项目也已开展半年时间。

    不过可以确定。

    截止目前无论电离层延迟修正模型,还是多路径抑制算法。

    均没有突破性的进展。

    “不知道我的曲率补偿模型算法,思路能否应用到卫星导航的多路径抑制上?”

    徐铭坐在电脑前,伴随脑海中浮现这个念头,很快又被他驱除出去。

    “还是先熟悉进度吧。”

    毕竟他对北斗卫星导航项目不是很了解,相比较直接编写优化算法,显然先弄清楚具体进展才更加靠谱。

    既然被孙稼栋点名邀请加入北斗导航项目,那多少要做出些成绩不能拖后腿。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他便也不再耽搁,将注意力放在电脑中的内部文件。

    随着相关知识内容进入脑海,面板上也浮现出新获得的经验值提示信息。

    【经过努力学习,你的[信息]水平提升了,获得经验值3点。】

    【经过……】

    转眼两个小时过去。

    就在上午十点多的时候,联合技术实验室内,却突然进来四道身影。

    “小徐。”

    “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的田院士,还有你们数院的张教授和郑教授找你。”

    伴随黄运良的话音落下,瞬间引起所有人注意。

    大家纷纷抬头望去。

    顿时便看到几个熟悉身影,脸上立刻写满惊讶表情。

    他们虽不是数院学生,但知名度较高的田院士,以及数学科学院主任,多少还是有过了解的,再加上另外一位同级别的正教授。

    这阵容放在哪个学院都少见。

    关键一个院士和两个二级正教授,竟从数院来到这里只为找个本科生。

    姚伟泽此刻同样被吸引了目光,心里颇为意外。

    已经博士毕业的他,上半年有幸进入北斗项目,全部精力便扑在工作上。

    别说燕大的未名社区论坛,哪怕天涯都很长时间没有登录浏览过,甚至平时接触的也都是项目上成员,对于徐铭自然称不上非常熟悉。

    只知道对方提前学完本科课程,跟着许崇兴教授参加奥运场馆无线定位项目,做出贡献成功拿下竞标,然后被两个学院培养同时攻读硕士学位。

    至于在数院方面的情况,就不太清楚了。

    “徐师弟厉害啊。”

    最终在心里暗自感叹句,便收回目光,不再去过多关注浪费时间。

    徐铭听到黄教授突然喊自己,抬眼看到田院士和导师以及郑教授后,仅短暂怔了下便立刻起身过去。

    自己也颇为困惑。

    “导师。”

    “你和田院士郑教授是……”

    近前刚开口想询问下发生了什么,话还没有完全落下便被导师打断。

    “先跟我们回去,你那篇论文已被数学年刊接受。”

    “过稿了?”

    “怎么会这么快?”徐铭闻言暗自惊讶。

    他很清楚数学年刊的审稿周期有多长,按照往年审核最长一两年都正常。

    更不要说被打回来修改。

    正因如此哪怕有田院士的推荐,他想着最快估计也要个把月才行。

    所以这几天并没有去特别关注自己的邮件。

    结果现在却被告知,论文竟已过稿被数学年刊接受。

    要知道这才过去几天时间。

    数学年刊嘛时候变得有如此效率了?

    “兴许是田院士的推荐邮件,让数学年刊编委会那边比较重视。”郑以中接过话茬给出自己的判断。

    然田纲却摇头道:“我可还没这么大的面子。”

    “主要小徐的多尺度解析筛法太惊艳,萨纳克教授在给我的邮件中表达了感谢,并且小徐的论文是年刊数论编辑卡茨教授,以及数论界全球顶尖专家伊万尼克,和去年菲尔兹奖获得者陶哲轩匿名审稿。”

    “他们都只用了两天时间。”

    回想起萨纳克在邮件中给他的回复,将徐铭当做是他培养的学生并赞不绝口,心里只觉得格外舒坦高兴。

    打算到时候说什么,都要把徐铭弄进国际数学研究中心当研究员。

    这样就算自己不是徐铭的导师,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徐铭也是他的学生。

    话讲到这里,徐铭自然不会继续耽搁时间,随即便同几位教授一起返回数院。

    查看数学年刊编委会发来的邮件,以及伊万尼克和陶哲轩对论文的评价。

    相当于是对多尺度解析筛法的认证,奠定今后此工具在数论界的地位和影响……

    感谢大家的月票,今天调整下状态,明天加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