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哪有天赋,我全靠自己努力【三合一】 (第2/3页)
已。”
他丝毫不觉得,自己的这个回答有什么问题。
毕竟单论每天投入在学习上的时间,根本找不到有谁能够和他相比。
能取得今天令人瞩目的成绩,全凭足够自律,不断从学习中获得满足和成就感。
真要用简单几个字形容的话,大概就是天道酬勤吧。
他最终并没有在采访上耽搁太长时间,回答完大致问题便转身离开,到达数学科学院后直奔自己的宿舍。
尽管门口的新闻媒体人员,仍有些意犹未尽,但因进不去燕大校园只得作罢。
另外最后的时候,张鲁平还特意开口表态,接下来徐铭不会再接受任何采访专心研究。
徐铭很快来到博士生宿舍楼,抬眼朝门口望去,顿时视野中便出现一道熟悉的身影。
今天陈璐穿着件燕麦色大衣,里面搭配了一件白色高领毛衣,整个人正站在那里手中捧了束鲜花,在看到徐铭后脸上瞬间绽出开心的笑容。
仿佛连周围的冷意都要暖化。
徐铭看到这一幕,嘴角同样上扬露出淡笑,下秒加快步伐速度朝其走过去。
“祝贺你拿到人生首个国际数学奖项。”
陈璐没等徐铭近前停下脚步,便已迫不及待把手中的花束递过去,说话的时候发自内心为徐铭开心,似乎连眼睛都充斥着灿烂笑容。
“谢谢。”
伸手把花束接过来,徐铭刚应了声,就注意到陈璐的双手已冻得通红。
他连忙握住感受到手中传来的一阵冰凉,当即故意板起脸关心起来。
“在外面站了多久,怎么不先去我宿舍?”
对于今天回来的行程消息,他自然告诉了陈璐,没想到对方会提前站在宿舍楼下等。
“也没待多久。”陈璐摇摇头小声说。
随即两人也不再外面逗留,很快回到宿舍所在的楼层正要掏出钥匙开门,只见从其他宿舍各走出一个人。
正是吕昂和杜翰文两位博士师兄。
至于大师兄林伟,因进入了航空材料研究院,目前已经不在宿舍居住。
“那个……恭喜你徐师弟,这是我们俩的心意。”
吕昂和杜翰文边开口祝贺,边把手里的东西递过来。
对此徐铭自然没有去客套什么,大方接下后不忘向两人发出邀请。
“谢谢两位师兄,要不进来坐会儿?”
“师弟才回来,我们两个就不当电灯泡了。”吕昂闻言连忙摆摆手婉拒。
说完便立刻和杜翰文很有眼力见的消失。
徐铭望向两人的背影笑了笑,然后才开门和陈璐一起进入到宿舍内。
……
……
媒体这边的动作非常迅速,在成功拿到徐铭的相关采访资源之后,当天便第一时间进行网上发表,使得本就不低的热度再次引起众多网民讨论。
其中被提到次数最多的话题,毫无疑问正是对徐铭究竟是不是天才的讨论。
“这有点太凡尔赛了吧,徐神也才二十一岁吧,燕大数院博士生就不说啥,能够构建出一种强大的筛法工具,还证明出数论界百年没有进展的经典猜想,你现在告诉我这还不算是天才?”
“徐神要不是天才,估计全世界都找不到天才了。”
“数学界莫扎特给你闹呢。”
“不是天才的话,单靠努力证明孪生素数猜想吗,这玩笑一点都不好笑。”
……
不过随着热度扩散,有燕大数院学生,甚至东坪一高的毕业生参与到讨论中。
用亲眼看到的事实为徐铭正名。
“别人说这话我可能不信,徐神还真没问题,你们有见过凌晨两三点还在做题的徐神吗?”
“燕大数院在读生作证,徐神是院里最卷的一个。”
“有幸和徐神一个高中,听说在高中的时候,徐神就已经每天学习十八个小时以上。”
“这点确实没问题,大多时候十八个小时都是少的。”
“你们敢相信,徐神每天早上还锻炼身体,那执行力简直就是变态。”
于是当徐铭平时在学校的学习情况,被大家在微博上暴露出来,大家这才算真正明白,徐铭为何能年纪轻轻便取得如此瞩目的成绩。
毕竟天赋高还如此努力,别人拿头比都比不过,获得什么成绩都应该。
而最后造成的结果是,徐铭由原本徐神的称呼,硬生生被网民喊作了卷神。
但与之而来是徐铭有了更多粉丝。
甚至有不少学生,把徐铭当做自己的偶像,表示要向徐铭学习努力坚持十八个小时。
徐铭虽平时不怎么关注网上的事,可这次架不住自己所在的企鹅群内都在讨论,所以对相关新闻有所了解。
得知自己新获得‘卷神’的称号,对此可谓哭笑不得。
不过事已至此,那只能先卷了再说。
翌日。
徐铭接到院里通知。
学校将在本周举行燕大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其中包括对他证明孪生素数猜想,参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验等学术成果进行各项奖励。
得知此消息之后,徐铭心情无疑非常愉悦。
终于等到了这天。
没办法。
他虽刚获得拉马努金奖,但实际奖金数额就只有一万五千美金。
换算下来也就十万左右。
还是要看燕京大学这边给予的奖励。
要知道眼瞅着燕京房价增长,他就等着这笔奖金下来好在燕大周边买房。
否则等五六月份正式毕业,肯定不好继续住宿舍。
尽管在这件事上,导师张鲁平曾提过,表示院里对于有潜力的优秀教授会直接分配房子,但对于燕大周边的房子谁又会嫌弃多呢。
为此在和杨威总设计师交流后,表示等过几天年度人物颁奖结束之后,再前往锦飞帮忙优化飞控系统。
与此同时。
燕大方面按照传统,也及时给徐铭的高中母校,东坪县第一高级中学发去了喜报。
——
王清涛今年是第四个年头带理科重点班,在成功送走了一届毕业生之后,又从高一开始重新带班担任班主任。
细数他作为老师教的学生中,显然是徐铭给他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
同时在学业上的成就最高。
因此每次给学生上课,他总喜欢拿徐铭举例子,激励班上学生努力学习。
“高一是高中最重要的一年。”
“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想什么,觉得现在放松,等到了高三再努力复习。”
“基础不打好,高三你只会和别人的差距越来越大。”
“看到学校荣誉墙上,你们的学长徐铭没有,人家当初每天都学习十八个小时以上的时间,所以才成为当年理科状元考进燕大数学系。”
“你们要是现在就像徐铭学习,等到高三的时候,说不定成绩会比他更好。”
讲台上王清涛孜孜不倦的讲着重复的话,希望班上学生能尽早认识到危机感。
否则把前两年的时间荒废下来,到高三就要付出数倍的心血和努力,才能够追赶上其他人的脚步。
然正当他准备继续苦口婆心的时候,却见一位老师从外面走进来丢下一句话。
“王老师。”
“校长让你过去一趟。”
“有说什么事吗?”王清涛闻言扭过头下意识询问句。
“听孙校长说好像是燕京大学给咱们发了喜报,王老师你还不知道吗,从咱们一高毕业的徐铭,刚获得了拉马努金国际数学奖项。”
“并且还被邀请出席明年的数学家大会,进行一小时报告嘞。”
对方面对王清涛的询问,脸上顿时现出诧异,忙把自己知道的情况告知。
说完没有任何逗留,随即转身朝隔壁班走去。
而听到这个回答,王清涛不由在讲台上怔住,尽可能的快速消化此消息。
“徐铭……获得了数学奖……”
嘴里轻声低喃着,很快反应过来,瞬间脸上表情完全被欣喜覆盖,离开前不忘同台下的学生交代一声。
“你们先上自习,班长维持好纪律。”
下秒都顾不上自己的老师形象,选择小跑起来,直奔校长办公室。
作为小县城高中的数学老师,但因教重点班,平时会有意识了解数学相关信息,丰富自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