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居然要证千禧年大奖难题【二合一】 (第2/3页)
念头停留在这里,他一脸镇定自信回道:
“感谢法尔格教授您对我的建议,不过大家如果都不去尝试证明这些难题,又如何推动数学界的发展。”
法尔格一言不发径直离开。
接下来的时间,随着其他人的报告陆续开始,会场才算又重新安静下来。
……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国际数学家大会历年传统,开幕之后往往要持续数天时间。
徐铭结束完自己的一小时报告,加上后面又没有其他感兴趣的报告,自然没必要继续在这里逗留,最终同导师和田纲院士商议之后,决定先行离开返回燕京大学。
至于邱诚桐带队的箐华数学科学中心方面,则暂时留下来多待上几天。
不过晚上的时候,徐铭还是受邀参加了,挪威科学院院士霍尔登组织的小型交流会。
其中出席的还包括舒尔茨陶哲轩等熟人。
且并非讨论数论,而是探讨霍奇猜想新方向可行性。
而就在这个时候,国内正处于下班时间,网上在线活跃的人数尤为的多。
大家上午刚看到徐铭获得陈省身奖,还是国际数学联盟专门为东方数学家设立的奖项,心中感到无比骄傲之下对此事的关注度再次提高,以至于使得下午的报告内容刚被国内官方媒体报道,便引起大家的踊跃查看。
虽然绝大多数人根本看不懂内容,却知晓千禧年大奖难题的名气。
看到徐铭首次没有报告数论相关研究,反而选择了霍奇猜想之后,第一时间便对相关话题参与讨论。
“这次徐教授的报告内容有点意外啊,居然选择了代数几何中的上同调体系,难道是真的想证明霍奇猜想。”
“感觉有点牛啊!”
“真要是解决千禧年大奖难题,在数学界徐教授就是最权威的那个,到时候菲尔兹奖都是可有可无。”
“千禧年大奖难题可不是孪生素数能碰的,感觉没有多少希望能解决,还不如继续在数论领域挖掘先把国际上的数学奖项给全拿一遍。”
“该不会徐神对霍奇猜想已经有把握了吧,所以才在大会上公开提出来。”
“来个数学博士讲一下,徐教授的报告很厉害吗?”
“数学博士表示很难全看懂,简单来说就是徐神提出了一个新的研究方向,或许能用于对霍奇猜想的证明。”
“大家不用担心,真要是感觉到难度,徐教授会自己放弃研究的。”
“说不定徐教授真的能创造奇迹,成为国内首个证明世界难题的数学大师。”
……
与此同时。
远在大洋彼岸的麻萨诸塞州剑桥市,因为时差正值白天的克雷数学研究所总部,研究人员都各自忙碌着,周围随处可见书写的复杂数学公式。
丝毫不夸张的讲,到处弥漫着数学的氛围。
作为一家专注数学的非牟利私营机构,以促进数学传播鼓励青年人才,认证学术成就这些理念为宗旨。
因千禧年面向世界,公布七大世界数学难题,并每道题悬赏百万美金,这项著名的举措闻名。
本想以此方法,推动数学前沿领域研究,结果直到今天只有庞加莱猜想被解决。
其余难题依旧悬而未决,困扰无数数学家。
江豪博士毕业于剑桥大学数学系,因在某项数学结构上完成了优化工作,拿到克雷数学研究所的奖金扶持。
后直接进入到克雷数学研究所工作。
作为刚博士毕业的新人,能有幸加入世界知名的数学研究机构工作,可以说已经超过了很多数学生。
是别人羡慕的存在。
以前他也自我感觉非常良好,认为自己在数学领域中是比较有天赋的。
然直到徐铭这个名字开始在数学界出现,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以前是有多么自大,明白什么是所谓数学天才。
毕竟徐铭刚二十出头的年纪,就取得如此高成就。
其余人根本没有可比性。
在这种情况下,他很快就把徐铭当做自己偶像,经常关注对方在数学界中的表现。
此次国际数学家大会,他虽没有参加,却对发生的事情非常了解。
看到徐铭再次获得一项国际数学大奖,要说心里面没有半点羡慕,那绝对是假的不能再假,不过全程听完徐铭的一小时报告内容之后,整个人已然是无比的兴奋。
脑海中浮现出的第一个念头,便是赶紧向自己的老师埃文斯教授汇报。
如果是其他高校或者数学研究机构的人,面对霍奇猜想相关的理论猜想,或许只会思考其具体可行性,不会表现的非常激动,但谁让他现在是克雷数学研究所的成员。
要知道千禧年大奖难题,本就是克雷数学研究所面向数学界发布的。
很快他来到办公室门口,稍微镇定下情绪,然后抬手敲响面前的房门。
约摸响了三四声,便听里面传出一道声音。
“请进。”
江豪闻言未作迟疑,下秒直接推门走进去,手中还端着笔记本电脑。
“是遇到什么难点了吗?”
头发有些银白,戴着副老花镜的埃文斯,抬起头注意到来人是自己的学生当即出言询问。
“导师。”
“有件事情要向你汇报。”江豪摇头解释道:“在今天下午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一小时报告中,陈省身奖的得主徐铭提出了一项新的霍奇猜想研究方向。”
“徐铭?”
“他不是那个来自东方的数论天才吗?”埃文斯很快便提出自己的质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